□樊水科
每个大学老师的期末生活里,都逃不过一项苦差事,那就是批卷子。它其实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论述或写作的作品优劣的一种评判。对于客观题而言,判断起来非常简单。但对于主观题,判断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
我所带的课程要求期末提交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特稿。别看只是一篇新闻作品,对学生来说,要写好其实难度非常大。首先,它是一篇新闻报道,不管是写人,写事,还是写话题,选题都需要有新闻性,需要扎实的采访,丰富的信源。其次,它又需要使用一些文学化的手段和技巧,比如场景、细节、对话、修辞等,选题最好有点儿故事性,形成精彩的文本。正如《南方周末》所倡导的那样,特稿要“追求文字的美,呈现复杂的真”。
说到这里,我想起2020年的一个争议,就是浙江省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争议的焦点,是作文大量引用生僻的典故和佶屈聱牙的词汇,赞誉者认为该文知识广博,有思想深度;而抨击者认为其艰深晦涩,文风不良。这种争议的背后,正是作文评判所面临的难题:有标准,但难以客观。
正是这种无法避免的主观和偶然性,高考作文评判会设置一些避免误差的机制,如每篇作文由两位老师打分,取平均分。如果两个分数相差超过8分,就需要第3个老师评阅。评阅之后取两个接近分数,再取平均分。
话说回来,对于学生的课程成绩,尤其是像特稿这种作品的评判,误差当然也不可避免。为了防止老师给分过于随意,有学校会要求老师除了给分,还要对作品写评语——交代为什么是这个分数。但这并不是一个科学有效的办法,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容易流于表面:即看老师的“评语是否详细具体”来判断阅卷质量和规范性,甚至评语的字数不能太少。
为什么说这是一个流于表面的无效方法?众所周知,期末考核的目的是“对学生作品的质量和水平做出评估”,而不是“对学生作品进行批阅和提出修改意见”,因为评语是从来不向学生反馈的,那写这些评语的意义何在?评语只是一种辅助性的手段,根据评价标准,对学生作品进行合理的赋分,才是阅卷的初衷和根本目的。如果脱离这个根本,而根据评语的多少来判断阅卷的规范和质量,无疑是缘木求鱼。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写作类试卷的评阅可以没有标准,也不是没有标准。只是想提醒教学督查人员,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篇作文,一幅画,两个老师的评价可能差距较大。判断学生创作的作品,这种偶然和主观是客观存在的,甚至是无法避免的。
来源:红网
作者:樊水科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