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平遥古城要求下架非汉民族服饰?文化保护该有大胸怀
2024-01-07 20:46:31 字号:

平遥古城要求下架非汉民族服饰?文化保护该有大胸怀

2213e584-af09-469f-ae1f-1f5c4bd60a53.png

□田达(郑州大学)

近日,“平遥古城旅游”微信公号发布告知书称,禁止古城内所有旅拍经营户上架与汉民族文化不相适应和不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服饰,15日内自行清理下架。1月6日,平遥县文化和旅游局一名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该告知书属实,并称目前已删除该告知书,领导正在开会商讨此事。(1月6日 极目新闻)

“禁止旅拍店上架与汉民族文化不相适应和不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服饰”,此举初衷是保护古城的传统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确保游客服饰与古城整体环境相协调。保护文化的初衷值得尊重,但是,这样的规定明显存在不妥。

首先,从规定的具体操作来看,“禁止古城内旅拍店上架与汉民族文化不相适应和不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服饰”,这里的界限标准究竟该如何判断?“与汉民族文化不相适应”和“不符合时代主旋律”这两条标准都明显太过主观和宽泛。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缺乏明确的标准必然导致规定在执行时阻力重重,产生各种各样的争议和矛盾,最终难免导致规定的徒有其表,进而削弱政策的权威性。

其次,虽然这条规定本身针对的是旅拍店,但这样的规定容易导致对游客选择权的过度限制。“他之蜜糖,我之砒霜”,不同的游客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他们的选择往往能够反映出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如果对游客的服饰选择进行过度限制,很有可能导致游客的不自由和不舒适,影响他们对于古城的观感和体验,最终适得其反。因此,只要不是有违公序良俗,古城的管理方应该尽量避免对游客的服饰选择权多加限制。

最后,还应该警惕过度保护可能带来的文化封闭。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它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只有保持与外界的交流和互动,文化才能不断发展和创新。如果过度保护导致文化封闭,那么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将受到限制,文化的生命力也将受到威胁。平遥古城作为我国的世界遗产之一,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可以说,正是厚重的文化积淀,才让平遥古城拥有别具一格的魅力。然而,平遥古城禁止旅拍店上架非汉民族文化服饰,虽有助于统一风貌,却会阻碍文化的交流互鉴,破坏古城文化繁荣的根基。

文化的真正魅力在于“万类霜天竞自由”。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健康的文化生态应该是开放的而非封闭的,多元的而非单调的,包容的而非排外的。平遥县文旅局出台“禁止旅拍店上架与汉民族文化不相适应和不符合时代主旋律的服饰”的规定是一个馊点子,想必文旅局本身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才及时地撤回了这条规定。文化保护该有大胸怀,希望他们能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来对待古城的管理问题,找到保护古城风貌和文化开放交流的平衡点,确保游客能够在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中充分领略到古城的文化魅力和历史底蕴。

来源:红网

作者:田达

编辑:刘昱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