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越(山西大学)
春节前后,不少银行正在针对压岁钱进行营销,不仅为青少年和儿童制作专属银行卡,有的银行还推出压岁钱专属存款产品,该产品起存金额50元。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推出儿童、青少年专属银行卡和产品,或意在“放长线钓大鱼”。(2月12日 中新经纬)
“压岁钱存款,是会与小朋友一起长大的压岁钱”,诸如此类的广告语打动了不少春节后刚收到红包的青少年群体。许多银行为儿童打造“宝贝卡”“儿童卡”专属存款,让孩子们感受到被同等重视的满足感与规划使用压岁钱的参与感,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对银行来说,“对症下药”的同时,也是在“放长线钓大鱼”。银行针对压岁钱的营销,抓住了市场缺口,满足了多样的市场需求,不仅让压岁钱这部分资金吸纳为银行存款,而且此举在注重儿童的感受与体验中,无形树立了孩子们对此类银行的好感,就可能培养了潜在的客户。此外,青少年群体更容易被吸引,也更容易引导其行为,压岁钱营销打动了孩子,其实就是把握住了家长,在“小手牵大手”的影响下,自然带动了其他家庭成员。
那么为什么家长会支持孩子开办专属银行卡等产品呢?压岁钱营销,获益的不止银行。在主动参与压岁钱和红包礼金等存款的过程中,孩子的存钱观念、理财能力、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都会得到增强。有家长认为,这样的举动可以代替父母的唠叨,帮助孩子理解“不能把钱都花掉,要合理支配”的问题。
当孩子再次问起“我的零花钱都去哪了”,可以给他们看专属的“儿童卡”,孩子们对压岁钱就有了实感。“年年压岁钱都上交”“压岁钱从奶奶手里跑到了妈妈手里”的家庭矛盾,或许有了新的解决方案。
每一个孩子心中的“大人梦”都能得到实现。我们或许都曾有过“想快快长大”这样的想法,幻想着长大就意味着自由,就有了自己决定的权利。孩子们在这类专属银行卡、专属存款中,可以获得他们渴望的被尊重、被重视的感受,让他们能够以独立的身份享有某些权利与服务,像忽然打开的一扇窗,让他们能够站在这个窗口上窥见成长的自己。
但是,儿童专属产品的规范性问题也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部分理财产品本就对客户有一定的要求,更不用说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群体。银行自觉筛选适合儿童的产品的同时,也应当加强市场监管与政策引导,不适合在青少年群体中推广的产品坚决不能“上桌”,加强客户适当性管理和业务合规性检验,让压岁钱营销可以走得更远、行得更稳。
来源:红网
作者:王昕越
编辑:钟星月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