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鹏
近日,在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一间办公室里,该院第七检察部副主任施亮拿出一张架构清晰、分工明确的不法团伙人员结构图,向《法治日报》记者展示他们办理的从一张假证挖出特大跨省伪造特种作业操作证黑色产业链案件的工作成果。
(3月10日《法治日报》)
这张清晰的人员结构图,揭示了一个庞大的不法团伙,他们分工明确,从制作假证到贩卖、使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这张图不仅展示了工作成果,更揭示了这一行业潜藏的巨大风险。
在我国,特种作业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施工作业和公共安全。法律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取得我国应急管理部统一制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这一规定旨在确保特种作业队伍的专业性和可靠性,防止不具备资质的个人或工程队混入其中,为施工作业和公共安全埋下“不定时炸弹”。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一些缺乏资质的个人或工程队,为了谋取利益,不惜铤而走险,摇身成为“专业人员”“专业队伍”,混入特种作业队伍。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规定,更是对公共安全的不负责任。他们可能不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无法应对复杂的作业环境,甚至可能因为疏忽或违规操作而导致事故发生,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我们必须对这一黑色产业链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首先,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特种作业行业的监管力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培训,确保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其次,对于发现的违法行为,应依法严惩,绝不姑息,以儆效尤。最后,广大民众也应提高安全意识,不购买和使用假证,共同维护公共安全。
在这个过程中,媒体和教育机构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媒体应积极报道相关案件和法律法规,提高公众对特种作业安全的认识。教育机构则应将安全教育纳入课程,培养年轻一代对安全问题的重视和敏感性。
总的来说,这个案件再次提醒我们,法律与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关注并维护公共安全,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未来的道路更加宽广,让明天的阳光更加灿烂。
揭开特种作业黑色产业链的盖子,需要法律与安全的警钟长鸣。“特种作业”不容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颜新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