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奕奕 (同济大学)
“我们正在通过债务重组缩减债务,我们并没有躺平,也没有放弃,还是一直在坚持,在全力自救。”被问及天涯社区(亦称天涯)停止访问至今做了什么时,天涯社区创始人、法定代表人邢明这样回答。(2月29日《每日经济新闻》)
天涯,一度被众多网友形容为“我的互联网启蒙地”。曾几何时,它也曾登上社交网络的巅峰,尝着互联网的甜头,以其开放、包容、充满人文关怀的特色受到国内网民乃至全球华人的推崇。
不过正如那几句带有戏谑意味的话:“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有时“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有时早起的虫儿也会被鸟“吃”。2023年4月,由于资金流动性困难、累计拖欠电信IDC费用、平台自身技术问题等原因,天涯社区宣布暂停访问服务。从此天涯社区开启了自救之路。
2023年12月,天涯社区官微转发了一篇对创始人邢明的专访报道,间接公开了天涯的“自救计划”,其中包括直播带货、建立会员制电商平台、通过AI将内容转化为视频短剧等策略。
尽管如此,在一些人看来,这不过是“亡羊补牢”,往日天涯追随者们也早已不抱它“重返神坛”的希望:“实话说,贴吧已经被时代抛弃了,现在是圈子时代。”“翻身无望”……于他们而言,除了时光与青春带来的情怀,天涯剩下的也只有那些曾经用来消遣时光、虚实难辨的八卦帖子;读图时代甚至是短视频时代下,这样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论坛更难以迎合大众“快消费”的习惯,在时下的潮流中难以立足脚跟。就算引入一些新“玩法”与新机制,不过是加入一些其他平台早已采用多年的服务内容,“新瓶装旧酒”,总归难以真正“追回”用户的心。
不过天涯又做错了什么呢?它只不过是“早起的鸟儿”。发展前期,天涯的确以无可比拟的网络社交强大功能和影响力立足行业潮头,但互联网以其神速般的更新换代让所有人手忙脚乱:无论是创业者还是用户,世人无不争先恐后,生怕自己落后于互联网最新大势,错过掌握技术核心,成为意见领袖的宝贵机会。一波又一波的新想法、新技术、新服务层出不穷。从论坛到微博,从爱奇艺、腾讯、bilibili到抖音短视频,仿佛只有永不停歇地你追我赶、不断创新才能得到用户的青睐。
那么,天涯错在,在变化中坚守初心吗?引入“后动优势”的概念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加理性客观地看待这样的业内竞争。
后动优势又称为次动优势,是指相对于行业的先进入企业,后进入者由于较晚进入行业而获得的较先动企业不具有的竞争优势,通过观察先动者的行动及效果来减少自身面临的不确定性而采取相应行动,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这个角度来看,后来者有机会“免费搭乘”先动者发展获得的经验、成果甚至影响力,而且在行业内相关门槛的打破,配套系统的建设上会比先动者节省更多的耗费,也能汲取先动者错误战略中的教训,从中获益。由此看来,天涯不可避免地受到强大的后来居上者的挑战,如今的衰落,一定程度上也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对待濒临“坠落”的天涯,不至于“怒其不争”,总还是会有些“哀其不幸”。或叹惋,或不舍,但好似又是必然——因为一切也符合着发展的规律与市场的选择。只是那些曾经也勇立潮头的创新者们,难道就只有被超越甚至“碾压”这一个结局吗?
其他网络社交平台所具备的新功能、新模式确实是以后发优势的姿态将老前辈天涯甩在身后,不过市场作用下的每一个经营决策都与今后的命运息息相关。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清楚未来在谁的手中。究竟怎样的举措能打破激烈竞争迭代下的“食物链”,应对来自后发优势的挑战?对于许许多多的先行者来说,这不仅是一个警示,还是一个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们在做的努力,是天涯官方第一次比较正式地尝试自救,如果不成功,我们可能,也许就是最后一次了。”
天涯的命运何去何从?现在炙手可热的各类社交平台,哪个会是下一个“天涯”呢?
来源:红网
作者:施奕奕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