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桂萍,山西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教育硕士。主讲《新闻评论》《写作与表达》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山西地域文化传播、文章写作等,在各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或参与省级以上科研教研课题10余项。获得山西省教学成果奖2项。主参编教材10余部,其中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出版专著1部。
红网时刻4月25日讯(记者 张瑜)红网“青椒计划”2024年3月优胜作品评选结果今日出炉。井冈山大学陈奇、湖南师范大学陈依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赖世伟、华中科技大学赵茹意、河西学院梁宇飞、西南科技大学黄芷薇、沈阳师范大学贾申迪小组,脱颖而出成为“青椒计划”3月优胜大学生作者。
红网“青椒计划”3月评委、山西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雷桂萍,围绕新闻评论教学与写作,接受了红辣椒评论栏目的专访。
红辣椒评论:近几年来,山西传媒学院的学子参与红网“青椒计划”比较积极,作品时有获奖。这背后,您做了哪些引导?在新闻评论教学创新上,贵院有哪些探索、实践以及成效?
雷桂萍:我主讲新闻评论课时间不长,幸运的是,遇上红辣椒评论这样一个好的媒体平台,特别是“青椒计划”和“评论之星”两大赛事,既给了学生学习评论的目标和动力,也给了我改进评论教学的抓手和推力。
新闻评论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也是一种精神活动,学生不仅需要掌握陈述性的知识,更要掌握程序性和策略性的知识,具备元认知的能力,能够对自我学习进行反思和调节,在实践中体悟那些难以直接用语言传授的缄默知识,才能真正提高评论能力。
基于此,我改以往的“理论+实践”模式为“实践+理论”模式,对接红网投稿,突出评论实践。在班内建立评论研学小组,亦生亦师,成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学习共同体,在老师的引导下分专题、进阶式训练,打通课堂内外、强化校媒互动。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之后,学会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带着问题进课堂,老师结合问题解决讲授理论,针对学生习作具体评析指导,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明显增强,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评中悟理,评中学评,加深了学生对新闻的关注理解、对社会的深刻认知,提高了理性表达思想的能力。从初学者起步,两个班一学期可发表文评、视评30余篇,这对于师生都是极大鼓舞。
我院新闻学专业在媒体竞争发展的背景下,重视审视专业定位,凝练形成独特的新闻传播教育特色,既不丢掉传统新闻人的文化底蕴,又着力培养新媒介时代的新闻评论与深度报道人才,努力提高专业和学院知名度。为实现这一目标,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评’,加强校媒深度合作,为学生搭建多种多样的评论实践平台,学院公众号设立“文泽新评”专栏,并将新闻评论纳入校部共建卓越新闻人才培养体系,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贯穿到新闻评论实践中,让学子们真正扛起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逐渐建立起学院的评论员队伍,努力打造成新闻传播学院新名片。
红辣椒评论:您是有汉语言文学专业背景的教授,现在也主讲《新闻评论》。你觉得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知识,对评论有写作有哪些价值?可否具体举两个例子谈谈。
雷桂萍:我上世纪80年代末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年的教学科研及行政工作多围绕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知识拓展应用。近年来专注于新闻评论和写作教学,这是一个新的领域,仍与自己的专业背景和长期的工作学习积淀密不可分。
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知识对评论写作的价值,一是文学作品所包含的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多样的情感表达,以及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可以启迪人的思想,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文学阅读是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提高人文修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丰富知识,拓展视野,加深思考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新闻事件的背景和社会意义,在新闻评论中更全面地分析问题、更准确地把握问题的本质。
二是汉语言文学素养直接影响学生的评论写作。目前新闻评论还是文评为主,最终的产品还是要落实在评论写作上,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出很高要求。良好的汉语言文学基础,使学生在评论写作中能够合理地谋篇布局、准确地描述事件、恰当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传达立场和观点,增强新闻评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思想的表达离不开语言的艺术,言而有文,行之则远,也就是熟练运用语言表达技巧,更有利于观点传播。
我在新闻评论教学中一直强调学生坚持读书,包括文学阅读,学生也因之受益。记得一位学生在红网发表了《“驯鹿妈妈”柳霞去世,但驯鹿文化不会解体》的评论,她欣喜地告诉我,就是在老师的督促下,阅读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使她对“驯鹿妈妈”柳霞去世的新闻有了特别的敏感,并受小说感染在评论中深刻思考了鄂温克驯鹿文化的守护与传承的问题,因而得以顺利发表。还有一位同学发表了《为摩崖造像“上妆”:乡村文物的一场“文化苦旅”》,标题的灵感,正是来源于对余秋雨《文化苦旅》的阅读记忆。新闻评论不是文学写作,但离不开扎实的文学功底的铺垫。
红辣椒评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用于新闻评论,也是一条定理法则。”在去年的“评论之星”高校推介会上,您对学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为什么特别强调这一点?“世事洞明”,这是评论写作所必须的,而“人情练达”又与新闻评论有哪些价值上的勾连呢?
雷桂萍:这两句话原是《红楼梦》第五回中秦可卿上房门上的对联,宝玉看后极为抵触,但在另外的语境中却是至理。它的本义是洞察和理解世间万物都是一种学问,熟悉人情世故则能够写出优秀文章,这个道理在新闻评论领域同样适用,是写好评论的“诗外功夫”。要写好新闻评论,不仅需要具备对社会世事、人间百态的深刻洞察和理解,还需要对世道人情的通达和熟悉。之所以特别对学生强调这一点,是因为学生在评论实践中,较欠缺的正是对社会世事的具体了解,对世道人情的洞察和练达,这影响了对新闻事件的深入剖析和解读,思路展不开,分析较单薄。再者,看不清事件背后的真相和本质,很容易失去客观理性,带着偏激的认知或情绪发表观点。虽然要求学生做到这些有些苛求,但要写出摸准社会情绪,有深度、有力度、有温度的新闻评论,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广泛涉猎各种知识领域,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有深入了解,对人性、情感和价值观深入探讨,这是一条虽远实近的路径。
具体到“人情练达”,强调的是世道人情的通达对于文章的重要性,对新闻评论亦然。其价值勾连处,一是人情练达即是对人情冷暖多一些理解和体贴,使得新闻评论更具同理心。这种同理心有助于拉近评论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使其更容易接受评论的观点。二是人情练达即是对世道人心的洞察,有助于评论者把握社会心理。评论者通过对人情人性的了悟,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热点话题或公众关注焦点背后情绪的潮水和社会心理,有助于更好地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此外,人情练达利于评论者准确地把握受众情感需求和接受习惯,从而选择更合适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有助于增强评论的可读性、认同度和传播力,使观点更容易被接受和认可。新闻评论中强调“人情练达”,不是让学生学会世故圆滑,丢掉真诚,而是培养获得一种共情的能力,为评论添加一份温度。
红辣椒评论:新闻评论从来不应是一场词句对词句的空谈,而是要“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说话。你如何理解这一句话,或者在实践中有哪些经验与体悟?
雷桂萍:这句话说得很好,对于新闻评论更是切中肯綮。这是学生初学评论时,首先要建立的理念和跨跃的一步:尽快从考场作文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从空发议论或一味追求华辞丽句中走出来,针对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评论。新闻评论的新闻性、公共性、论理性等特性,决定了它不是抽象说理,更不是为文而文,而是担负着引导舆论、监督社会,为公众发声的使命,它的存在就是扎根于人生社会实际的,这样的新闻评论才有价值和意义。在马少华老师看来,“新闻评论的作者,是隔着较远的距离用思想接近事实的人”。知名媒体评论员李思辉认为,“经常深入生活、深入基层,脚底板上多粘些泥土,才能写出‘土里土气’的,有价值、有温度、有深度的评论”。这都是在强调“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写评论的重要性。特别要说的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AI写作应用越来越广,而新闻评论的不可替代性,正是因为它强调要“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这是AI眼下还做不好的。
当然,反对词句对词句的空谈,并不是反对新闻评论应该具备的文采。在立足现实,坚持内容和思想为王的前提下,追求表达的技巧与文采生动是评论审美的需要,也是传播的需要。“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知易行难,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真正走到新闻背后,从现实深处发出思想的声音。
其实,广义地说,其他文章写作也必须要“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是文人的使命;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是学者的职责;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更是新闻人“踏着人生社会的实际”发出的誓言。
红辣椒评论:如何评价红网“青椒计划”?
雷桂萍:红网“青椒计划”和“评论之星”,学界的关注度、参与度越来越高,成为学界业界互动、校媒合作融通的经典范例。以两大赛事为载体和牵引,红网在这里实现了“用一面看不见的网络旗帜集聚思想大军”的目标;学子们在这里找到了思想的用武地和才华的竞技场;高校在这里发现了评论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青椒计划”评论作品选题紧跟时事,热点热评,更新快,涉及面广,上稿量大,呈现了多元观点的盛宴,成为青年学子们喜欢的思想性媒体。
与此同时,“青椒计划”面向高校大学生群体,成为大思政的课堂和思政的大课堂,也是孕育青年评论才俊的摇篮。打开网页,看到一些作者的评论作品层出不穷,仿佛都能感到他们对新闻评论倾注的热情和快速成长的节奏。一些作者新秀不断涌现,参与评论的队伍日益壮大。相信红网“青椒计划”会越办越好,相信红网开辟的新闻评论天地会不断创新,更加精彩纷呈。
愿红网更红、青椒长青!
来源:红网
作者:红辣椒评论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