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豪 (郑州大学)
近日,江苏徐州徐海路幼儿园走红,其园长称学生报名已经排到后年了。在短视频平台,该园发布的孩子们炒菜做饭的视频广受关注。视频里,孩子们熟练地炒菜、蒸馒头、养鸡、缝纫,引来网友追捧。工作人员称,这是幼儿园日常开设的劳动课,目的是引导孩子少接触电子产品,多锻炼动手能力、生活能力。(4月4日 红网)
透过视频,孩子们是一脸的认真劲,并不是走过场、过家家。看着孩子们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让人不得不惊讶,他们这个年龄竟然拥有如此优秀的动手能力。相比之下,许多成年人都自愧不如。有家长表示,自己特别感谢学校培养了一个自律自强的孩子。这再次证明了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劳动可以促进成长,培育健康人格。
劳动教育具有诸多重要意义。其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能够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而生活能力的提高往往带来自信,能够促进孩子自立自强。就拿徐海路幼儿园这帮孩子来讲,至少给自己准备一顿饭菜已经算不上什么难事了。此外,劳动教育对孩子集体意识、合作意识等方面也有着深刻的影响。正如网友开的玩笑:“新来的同学怎么样?““别说了,眼里没活儿“。
然而,在现代社会,劳动教育尚存在被淡化、弱化和软化的倾向。关于生活技能的教育培养原来主要属于家庭教育的范畴,但许多家长下班归来已是劳累不堪,教育孩子炒菜做饭是有心无力,不得不搁置对孩子生活技能的培养。而学校教育一直以来较为轻视劳动教育,注重文化课的成绩,也忽视了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结果就是,部分青少年存在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
即便是在大学,也存在着不少生活能力差的学生。他们往往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许多常见的蔬菜都不能辨认清楚。更有甚者,竟然都不会洗衣服。而在集体生活中,尤其是共同合作中,人际矛盾也层出不穷。这些现象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劳动教育的缺位,导致这些不足在大学阶段爆发出来。
幼儿园热闹的劳动场面能够得到关注,也表现出了现代人对于劳动教育的重视,这是非常可喜的。但要提醒教育者的是,劳动教育不是让孩子只吃苦干活,重要的是从劳动中感受到喜悦与肯定。像很多美食爱好者一样,做饭并不是什么苦差事,甚至是一场艺术创作。他们在劳动中感受到的不是疲惫,反而从中得到了精神享受。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说“劳动光荣“。毕竟,如果劳动不能让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那就可能走向了反面,把人异化掉了。
总而言之,劳动教育应该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得到更多重视,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得到更全面的成长。学校绝不能再只局限于教科书了,良好的教育不只是考试高分,还应包括更多的人格面向。
来源:红网
作者:姜子豪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