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家发
近日,一块写有“孟姜女哭倒长城处”的石碑,引起了部分网友的关注。孟姜女真的在此处哭倒了长城?为何要为一个传说中的人物立石碑?5月14日,记者采访了该石碑所在地——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非遗科科长张洋。对方介绍,该石碑确实位于山海关区,立于“天下第一关”景区内。而石碑设立的目的,在于推广孟姜女传说相关的文化。(5月15日 澎湃新闻)
“孟姜女哭长城”故事,与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传奇的色彩。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推广孟姜女传说相关文化无可厚非,但在“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景区内设立“孟姜女哭倒长城处”石碑,把“传说”当成事实误导游客,就显得不伦不类。笔者认为,推广文化岂能生硬造景糊弄广大游客,造景也要讲究实事求是,莫让假景观“抹黑”美好传说。
2006年,“孟姜女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属民间文学类。孟姜女故事从江南松江府到北方山海关皆有流传,山海关东的凤凰山上建有贞女祠,即现今的孟姜女庙。“孟姜女哭长城”民间传说,经过上千年的演变发展至今,代表了群众心中美好的寓意。但究竟有没有孟姜女这个人,目前没有确定的说法。至于孟姜女到底在哪里“哭倒长城”?也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不可否认,山海关当地群众对“孟姜女传说”有着较为深厚的感情,当地的一些旅游纪念品如葫芦雕刻、手绢等,都有与孟姜女传说相关的主题。此外,当地还流传着“孟姜女传说”的戏曲、歌曲等。但找一处长城墙造景,设立“孟姜女哭倒长城处”石碑,尽管能够吸引游客前往游览“打卡”,但这种混淆“传说”与事实的做法,相当于造假景观来欺骗游客。
当地武断地确定“孟姜女哭倒长城处”并立碑,无疑是想利用民间传说和国家级非遗的名头,造热点、博流量,增加当地文旅市场和文化市场的影响力。殊不知,如此生硬造景的行为,一旦引发较大规模的负面舆情,势必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给美好的传说“抹黑”不说,反而会弄巧成拙,不利于当地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
事实上,推广孟姜女传说相关文化,没必要遮遮掩掩,如果在石碑上加上“相传”二字,相信也不会引发质疑。同时,若能在石碑旁以刻字的方式介绍该传说的流变,不仅能够更好地宣传“孟姜女传说”,还能避免产生误解。这样做则较为妥当,既实事求是介绍了“孟姜女哭长城”民间传说,也丝毫不影响该传说在文学中的伟大性。
近些年,如哪吒、孙悟空等神话人物的出生地、所在地的争论并不少见。一些地方为了发展旅游业不管真假,往往“听到风就是雨”,忙着为民间传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立碑造景。但需要指出的是,必须分清“传说”和事实,区别真实人物和文学人物的诞生之地,并在景观介绍中做出必要的说明,切莫误导游客,画虎不成反类犬。
来源:红网
作者:丁家发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