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世豪(湖南工业大学)
10月16日,内蒙古医科大学医学生在社交平台晒出几张与大体老师头骨的合影。照片中,几名内蒙古医科大学的学生面露微笑,手举大体老师头骨,其中一名医学生将照片上传至社交平台,并配文写道:“医学生无所畏惧。”(10月18日 极目新闻)
何谓大体老师?大体老师指的是那些在逝世后自愿捐出遗体供医学教学与研究使用的逝者。大体老师以自己的身体为教材,为医学生揭示了人体结构的奥秘。每一根神经、每一块骨骼、每一个器官,都在无声地诉说着生命的复杂与精妙。可以说,每一位“大体老师”的无私奉献都为医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遗体不同于其他遗物,它更多地承载了人类的经历和情感。我国生命伦理学专家邱仁宗先生认为:即便是尸体,因为有过生命,因此有尊严,它是一个人生前人格权的延续,应该被尊重,而这也正是我们研究遗体捐献、制定相关法规以及在处理遗体时必须关注的重点。
因此,几位医学生自以为“无所畏惧”的行为,事实上却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从视频中“大学生日常”的标签,不难理解他们对大学生活充满分享欲的心情,但将“大体老师”当作医学生生活的展示面,是绝不被允许的。
如此随意拍照、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不当言论,不仅严重损害了医学教育的声誉与形象,还引发了社会的信任危机。公众可能会对整个医疗行业产生不信任感,而这种不信任感会影响到遗体捐献,甚至会影响到本就微妙的医患关系。
严肃批评与自我批评应是本次事件的应有之义,应明确,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人文。老师在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和书本教育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医者仁心”,培养其同理心与责任感、综合素质与职业道德。尊重大体老师,尊重生命,是将人文关怀融入医学教育的具体实践。
最后,这几位大学生的行为,固然令人气愤,但因此对其发泄情绪式的辱骂和网暴,也是不可取的。医学生仍是学生,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都应给予其改过的机会,要让其明白,无所畏惧的应当是求学路上的艰难险阻,对大体老师当有所敬畏,对“医学生”这份职业及其背后的社会责任更应有所敬畏。
来源:红网
作者:杨世豪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