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方(山西日报新闻评论部副主任)
在全媒体时代的大潮中,大学生评论宛若一朵凝着晨露的玫瑰,清新芬芳又蕴藏锋芒,饱含着青年学子们对这个世界的深情。
今日之中国,改革潮涌,气象万千。新时代青年作为整个社会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理应心系“国之大者”,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中发出青年声音,表达青年态度,激扬青年力量。
要坚持正确导向。“文者,贯道之器也。”在当今纷繁复杂的舆论场,站稳人民立场、立足改革发展大局是评论写作的出发点。新闻学子,胸怀新闻理想,活跃于校园内外,线上线下,在理论学习与火热实践中,要打牢思想根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要紧扣时代脉搏,拥抱滚烫的生活,在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锤炼中讲好中国故事,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要敢于亮剑、激浊扬清,直面社会丑恶现象和阴暗面,发挥青年评论在舆论斗争中的“轻骑兵”作用,为“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贡献青年力量。
要葆有人文情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新闻学子在成长中同样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捕捉时代的温度,努力创作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要深刻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在评论的写作中,要冷静而不失温度,有锋芒而不失分寸。要胸怀百姓心、责任心、同理心,关心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多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共情共鸣共振中打动人心、凝聚共识、激发力量。
要涵养朴实文风。“内容正确”不等于“效果良好”,评论写作“接地气”,才能“聚人气”;提高站位,放低姿态,才能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当前,有一些新闻作品也存在这样的现象,穿靴戴帽、文风生硬、空洞乏味。好文章应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应删繁就简、通俗易懂。新闻学子既要在学习实践中涵养让人耳目一新的“短实新”文风,避免文件体、大道理、说教式、命令式语言;又要在融媒传播中发挥青年优势,代入受众视角,不断学习利用新技术,丰富评论的话语体系,在轻量化、年轻态、潮流范、互动性中追求更多创新,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期待广大青年在触摸时代、感受共振中,写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在“理性的说服”与“感性的认同”中实现评论的价值。
来源:红网
作者:陈力方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