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纯银 陈智
汽笛声起,班列开动。第10万列!2024年11月15日10时20分,随着X8083次中欧班列缓缓驶出重庆团结村中心站,驶向德国杜伊斯堡,中欧班列跑出全新纪录。刷新纪录!5月,突破9万列;11月,突破10万列,数据显示,中欧班列开行万列所需时间由开行之初的90个月缩短为现在的6个月。
千年之前,古丝绸之路悠悠的驼铃声,穿荒漠、越天山,连接起中国与中亚,勾勒出了一条商贸往来和文明交流之路。千年之后的2013年,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欧班列应运而生。10余年发展,中欧班列路网越织越密——在境内,93条时速120公里图定中欧班列运行线联通125个城市;在境外,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7个城市以及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物流,经济的血脉,畅通经济循环的重要环节。奔驰不息、联通万里的中欧班列“钢铁驼队”,促进贸易联通,助力经贸发展。正如荷兰新丝绸之路物流公司医疗保健运输销售主管杰夫·莫莱纳尔斯所点赞的:“中欧班列能同时满足企业开拓欧洲和亚洲市场的需求,带来全新发展机会。”
搭建互利共赢新平台。中欧班列的开通运行,是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生动实践。如今,中欧班列不仅联通了中国与欧洲及沿线国家,还通过沿海港口海铁联运、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等方式,联通了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以及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通过波罗的海、黑海、地中海海铁联运及莱茵河水铁联运等方式,联通了英国、北欧各国、地中海沿岸各国以及欧洲大陆腹地,基本覆盖了亚欧大陆全境,形成了“畅通高效、多向延伸、海陆互联”的通道格局。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中欧班列的带动下,沿线地区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合作层次不断深化,既有利于中欧双方的经济发展,也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见证中国开放新气象。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是稳定全球供应链的重要力量。如今,依托中欧班列,国内一批不靠海不沿边的城市,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山城重庆,依托中欧班列,外向型产业产值实现年均30%的增长;成都、郑州,成为进出口商品交易中心、现代化国际物流中心。在国外,中欧班列催生了许多新的物流、工业、商贸中心和产业园区,为当地民众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德国杜伊斯堡港,因中欧班列的开通吸引了上百家物流企业落户,创造了2万多个就业机会;波兰马拉舍维奇口岸站,因中欧班列的开行业务量成倍增长,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说,一趟班列,串联上百个城市、多种铁路运输规则,中欧班列的开行离不开我国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不懈努力。
彰显经贸合作新图景。中欧班列的开通运营,有力促进了沿线国家经贸互通、产业互融。你看:德国的汽车、波兰的苹果、荷兰的奶酪、哈萨克斯坦的面粉……越来越多的班列沿线国家共享中国市场红利。2023年中波苹果贸易值同比增长23.2%。与此同时,中欧班列让更多电子产品、家电、新能源汽车等“中国制造”以更快速度、更优价格到达中亚、欧洲,让中国制造扬帆出海。也正是双向的贸易流动,丰富了沿途各地人民的生活,也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可以说,中欧班列作为经贸合作的桥梁,正引领着亚欧大陆合作发展的新图景。
跨越山海,追风赶月。中欧班列一路前行,不仅跑出新时代互利共赢“加速度”,也跑出互利共赢“新高度”,也必将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作品由安徽新闻网选送)
来源:红网
作者:刘纯银 陈智
编辑:陈晓丹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