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婧(长沙理工大学)
近日,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一女生发文分享自己“挑战旁听100节课”的感受,引发不少关注。她不仅旁听了文学院、历史学院的课程,还涉足了物理学院相关内容,坦言此举并非出于功利目的,纯粹是“因为觉得很有意思,所以想在大四抛开绩点,单纯地享受听课”。(12月13日《中国青年报》)
享受听课,着实是令人羡慕的状态,众多网友也纷纷表示支持。然而,也有不少人坦言,自己现下的状况根本无法企及如此纯粹而不功利的境界。这背后,无疑折射出当前教育环境中青年学子面临的诸多现实困境。
当前的教育格局下,传统教育模式往往使学生深陷于绩点、学分的“漩涡”,难以真正感受追逐知识的本真乐趣。尽管现实中许多学生对这种学习模式与状态心驰神往,却无奈受困于种种因素,难以付诸实践。
一方面,高校课程体系的局限性日益凸显。专业课程设置紧凑,如同精密咬合的机械装置,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被大幅压缩。而跨专业选课又仿佛是徒手攀崖、障碍重重,复杂的手续、冲突的课程以及部分课程对专业的严苛限制等,使得学生跨学科求知之路异常艰难。
另一方面,高校教育资源的分配也存在失衡问题。优质课程资源往往高度集中于部分热门专业或领域,而其他学生难以触及,致使知识的传播范围受限,只能望“课”兴叹。同时,学校在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方面力度不足,缺乏完备的指导体系与资源共享平台,使得学生在自主求知过程中犹如“摸着石头过河”,困难重重。
武大女生“百课旁听”这一行为,恰如一颗适时砸向水缸的石头,打破传统“水缸式”学习路径,让知识的水流破缸而出。虽然这种旁听模式可能并不适合每个人,但作为高校教育的引领者与管理者,理应尽量为那些心怀热忱、渴望旁听学习的学子们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更优质的求学体验。
要破除眼下的困境局面,探寻教育创新的康庄大道,高校需积极进取、勇于担当。首先,要大胆优化课程体系,打破专业壁垒。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适当增加跨学科课程和通识课程的比重,赋予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让知识的海洋更加宽广、更加自由。其次,应当全力构建完善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开放的课程资源平台,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广泛传播与共享,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平等地获取所需知识。此外,还应从细微处入手,切实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与扶持。学校可以组建专业导师团队,为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学习规划和指导方案,帮助他们在求知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当然,学生自身也不能画地为牢、被动等待。在现有教育环境下,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培养自身能力,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路径。充分利用图书馆、学术讲座、在线学习资源等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勇于尝试与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交流合作,开展小组学习,共同探索跨学科知识,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唯有高校积极改革,学生主动作为,双方形成合力,方能实现真正的“双向奔赴”。学生因此得以获得珍贵的学习机会,掌握更多的知识,拓宽视野,提升素养;高校亦能充分彰显其在社会教育层面的价值与担当,提升自身的形象与社会影响力,推动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度。这无疑是双赢的局面,又何乐而不为呢?
来源:红网
作者:罗婧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