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随笔】
作者:李晓
寒冬已至,不少北方老人又赶赴南方开启旅居生活。旅居养老的一种新趋势——县域游也在悄然兴起。数据显示,今年老年人群选择去县域旅居的订单量比2023年增长近两成,如云南弥勒市订单量同比增长162%。县域何以成为老年群体旅居“新宠”?如何在细分领域回应养老诉求,接住这波“银发流量”?
与普通的“到此一游”式旅行不同,旅居讲究暂时居住,少则10多天,多则数月。我国老龄人群结构正在发生改变,“新一代”老年人身体相对硬朗,空闲时间充足,经济条件较好,具有更新的消费理念。《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3—2024)》显示,2024年,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游客总计11.94亿人次,占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36.81%,中老年游客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客源,旅居、康养等服务产业前景广阔。可以说,老年群体具有较为旺盛的消费需求,并在品质特色、性价比等方面具有一定个性化要求。
伴随“奔县游”的风尚在青年群体中流行开来,许多县城以其便捷的交通设施,集吃、住、行、购于一体的配套服务,以及独特宜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积淀,提升了吸引力与魅力值。为了适应“冬南夏北”的旅居养老模式,一些县城也在康养、医疗以及其他适老化服务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提升老年群体的体验。比如,云南出台《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及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全省培育3000个以上乡村旅居重点村”,力求以差异化发展方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当前旅游消费市场来看,一方面,亟待释放的消费需求日渐凸显;另一方面,更具品质的旅居服务不断发展。当供给与需求实现有效对接,小县城也可盘活更多资源,让消费场景在不同空间内得以拓展与延伸。这不仅能够为当地文旅市场引入活水,还可带动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在多个环节衍生出新的内需市场。长远来看,这些都可成为激活消费、促进市场良性循环的有效举措,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当“银发流量”如潮水般涌来,县城如何迎接好这轮机遇成为一项重要课题。客观地说,不少地方对“旅”的投入较多,但在“居”和“养”方面还需长远考虑。比如,当大量老年人涌入一些小城长期生活,其资源环境和公共服务的承载量能否与之匹配?北方老人能否适应南方的饮食、风俗以及社交方式,克服水土不服的障碍,实现“享老”的初衷?老年人一旦遇到身体不适、外出就医,应急保障措施能否及时到位?类似问题都是“奔县游”红火背后亟待冷静思考的内容。
对于县域旅居地而言,要接住“银发流量”,不妨以诚心为底色,以务实为内功,让工作“里面兼具”。比如,完善出行、就餐等基础服务,让老年人住得安心;以有效得当的方式加强市场监管,守住舌尖上的安全,完善各服务环节……总之,顺势而为、因地制宜,才是旅居养老的最佳打开方式,这也是决定小城能否在多维竞争的环境中“以小博大”、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光明日报》(2024年12月20日11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辑:唐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