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明泽 (重庆大学)
12月19日,一段关于山东烟台牟平区一格广场新建公厕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视频中,这座公厕不仅配备了现代化设施,其旁还开设了一家咖啡店,并在投入使用时举办了剪彩仪式,这一新奇组合引发了市民的广泛吐槽。面对舆论风波,牟平区综合执法局迅速作出回应,澄清该“智慧城市驿站”由企业免费投资兴建,包含公厕与咖啡店两部分,政府未参与出资,剪彩活动也系企业自行组织。同时强调,驿站内的公厕采用了香薰系统和空气净化设备,确保与食品销售区域无异味干扰。(12月20日 《潇湘晨报》)
这一事件之所以引起公众广泛关注与讨论,根源在于公厕这一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基础设施,突然与商业经营挂钩,打破了人们对其固有功能的认知边界。在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中,公厕是公共服务的基本配置,应专注于满足市民的基本生理需求,其首要任务是清洁、便利与无障碍使用。而商业元素的加入,尤其是与食品销售相邻,无疑触动了公众对于公共卫生、食品安全以及公共资源商业化利用合理性的敏感神经。
从牟平区人民的角度来看, “跨界公厕”的出现可能带来便利性的提升,在解决基本生理需求的同时,还能在此购买咖啡或奶茶,享受片刻的休闲时光,这种融合了公共服务与商业元素的创新设计,使得公厕不再仅仅是一个满足生理需求的场所,更成为了一个集休闲、放松于一体的多功能空间。然而,这种便利性是否足以抵消公众对于公厕商业化可能带来的卫生隐患以及公共基础设施与商业盈利挂钩侵入公共空间的担忧。
公厕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任务是确保清洁、卫生和无障碍使用。商业元素的加入,尤其是与食品销售相邻,无疑增加了卫生管理的难度和复杂度。如何确保公厕与商业区域之间的卫生隔离,防止异味和病菌的传播,是管理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而且,公共基础设施的商业化利用是一个敏感而复杂的话题。虽然商业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提升城市形象和服务水平,但过度商业化也可能导致公共资源被滥用,损害公共利益。公厕作为城市文明的窗口,其公益性质不容侵犯,任何商业化尝试都应谨慎对待。
面对公共设施的商业化探索我们应持开放但审慎的态度。毕竟其在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激活社会资本活力、创新服务模式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但必须在充分调研、科学规划的基础上,确保商业化运作不影响公共设施的基本功能与服务质量,不破坏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和谐。同时,政府作为监管者要明确公共设施商业化利用的边界与规范,既要鼓励创新,又要严格把关,确保公共设施的商业化探索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前行。
牟平区“跨界公厕”事件虽小,却折射出公共设施商业化探索中的诸多问题与挑战。未来,如何在保障公共利益与促进经济发展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将是政府、企业与社会各界共同面临的课题。
来源:红网
作者:苗明泽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