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宇苗
金华市第一职校黄佳老师,在影视教育行业深耕十一年,2024年荣膺“全国校园影视典型人物奖,也让金华第一职校的影视教育成为省内外关注的典范。应该说,这一荣誉的背后,是她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奋斗,也是她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厚谊与对梦想的不懈追求。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老生常谈的教育理想。谈及教育,首先会撞上一个棘手的问题:当我们在谈论教育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名词的解释、终考分数还是一份谋生的技能,但更多学生的回答是“一堂水课”。
确实,说起教育,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倒。教师困在“模板化”教学的圈子,学生兜于“混课”圈子。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往往容易陷入“浑水摸鱼”的怪圈。
就拿影视教育而言,许多课程停留在理论层面,赏析影片进行闭门造车式“影片二创”以及“论文式”小组作业,却忽视了影片是光影的艺术、牵动人心的情节起伏,不是论文式“分析”“抽象理解”。教育不差长篇大论“分析”,而差了些真正走进田间地头、触摸明暗的机会。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有一句台词:“愿世界变好,不是因为救世主,而是因为追光者。”从媒体的报道中,从行业的口碑中,从学生的反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黄佳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教育行业的“追光者”。她的教学突破传统,创新未知的,带动教学相长,实现教之有道,行之有度。
正如《论语》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追寻自己热爱的同时,带领学生走向乐之境界,黄佳老师无疑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是要“知之者”,即做到不以“模板化”标准论英雄。也就是,不能只注重视提高“表面分数”,而淡化“人”的能动性。书本上的各种枯燥理论知识是单一的,日复一日的应试训练也难以让学生知其根本,反倒容易走入“拼分数”的怪圈。
从校园微电影到环保主题短片,从关注社会问题到呼吁公益理念,黄佳老师走的每一步,都踩在一条新的道路上,带领学生做团队,开实践,在创新的“艰苦点”,让学生摸索自己的“舒适区”,不再一昧专注培养“全而不精”人才。她的教学,专注于苟日新、日日新,让内容真正被学生知之,理解,且能运用。
二是要“好之者”,即鼓励学生尝试且对专业产生兴趣。流于表面的教育,学子走出校门后的产出,难免困于对前辈内容的重复演绎,抑或是有些学生甚至没有摸过相关设备。在教学中“不知不敢问”,特别是在偏实践类专业教育中,课程拘泥于理论讲解,讲台上“自言自语”,讲台下“自娱自乐”,学校依旧按部就班产出所谓“专业”人才,甚至很多学子在专业就业时仍面临“只在ppt上学过本专业”的问题,对所学专业不了解,不好奇,也就没有驱动学习的动力。
这一方面,黄佳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则成功案例。正如在她执导的《我们的青春时光》微电影中,通过真实事件,讲述了一个“信义、幸福、职业”的校园故事,带领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共鸣,传递幸福职业人风采的校园文化同时,让学子对专业学习内容感兴趣、能触摸。
三是要“乐之者”,即找对了学习或教学的方式路径后,更要乐于继续深耕于此。真正的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应试”“应考”,更要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播下专业归属感的种子,不以“结果导向”为主体,打破思维的桎梏,勇敢地展示自我。知之者甚多,好之者少,乐之者却寥寥。乐之者少,对专业缺乏激情,无非是难以对专业产生长久共鸣,容易半途而废。
从2013年到2024年,黄佳老师以11年的坚守,带领学生从知之到乐之,将热情融入影视教育中,在影视教育还停留在影片赏析、论文分析中时,黄老师已带领学生参与微电影、短片的制作。讲学者对内容有激情、有干劲,带动学生持续向前走,自然会感染其授道的学生,乐于深耕于此。
教育不应是“束之高阁”的艺术,若教育无法让学生知之、好之且乐之,就无从谈起“教育落到实处”。尤其是在当下互联网、社交媒体爆炸式发展的时代,闭门造车将难以避免专业“被淘汰”,故而教育行业,应多些像黄佳老师这样的“追光者”,去打破桎梏,走向实际。
来源:红网
作者:文宇苗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