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外国体育品牌“抢滩”赞助校园赛事,国产巨头在犹豫什么?
2025-07-10 19:26:32 字号:

外国体育品牌“抢滩”赞助校园赛事,国产巨头在犹豫什么?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陈得之(湖南工业大学)

7月9日,2024-202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CHFL)高中组总决赛在上海源深体育中心进行。本届赛事由阿迪达斯赞助举办,其品牌更是邀请了西班牙新星拉明·亚马尔来现场观赛互动。门票开售即售罄,热度空前。

其实本届CHFL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关注度,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阿迪达斯品牌优秀的赛前宣传。早在6月29日,由三十多位身着不同球衣的中国足球少年,与西班牙足球超新星拉明·亚马尔相向而立的巨幅海报,出现在了上海和北京等地的多个地标上。该赛事创办于1999年的比赛,是全国高中学生足球高水平赛事,每年有超过3000名校园足球队员参与其中。这也不禁让人联想到,由耐克公司所赞助的耐克中国高中篮球联赛。同样是由国外品牌赞助,同样办成了各自领域内影响力最大的校园赛事。至此,不禁让人发问,为何国内青少年校园赛事少了本土品牌的身影?

据《中国商报》,2024年,包括安踏、李宁、特步、361°在内的国产四大运动品牌实现新突破,总营收达约1230亿元,较2023年总营收增超100亿元。其中,规模较小的361°也成功迈入年营收“百亿级”的第一梯队,双位数增速预示更大的增长潜力。安踏集团2024年也突破千亿营收大关,成为继耐克、阿迪达斯之后全球第三家营收超千亿的体育用品集团。

如此大好的局面,为何本土品牌对于国内青少年赛事却“无动于衷”呢?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国内运动品牌没有走出传统商业经营的“盲区”。在传统商业经营的认知中,赞助青少年赛事属于是费力不讨好,由于青少年购买消费能力有限,即使赞助的某一赛事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关注度,但受受众人群的特殊性影响,企业无法大幅度的将“流量”转化为销量。例如由安踏赞助的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就是典型的“叫好不叫座”。正是知晓会有如此落差,所以不少国内运动品牌更倾向于投资成人赛事或是职业赛事,对校园赛事往往是“望而却步”。而恰恰是因其执着于短期利益,让它们忽视了商业经营的另一大关键——“投资未来”。校园当中的青少年消费能力有限,这也仅限于当下的某一时刻。然而,些许年后,当青少年们步入社会,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后,他们通常会通过报复性消费某些商品来弥补曾经的自己,这就是心理学中常提到的“补偿心理”。

“投资未来,即赢在未来”。国内品牌不应在青少年赛事上如此“隐身”,最高明的营销从来都不是占领市场,而是定义一代人的青春。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陈得之

编辑:吴海刚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