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检出甲醛的捏捏乐,让人“乐不起来”
2025-07-15 17:54:31 字号:

检出甲醛的捏捏乐,让人“乐不起来”

□郭元鹏

如今,“捏捏乐”玩具凭借着软萌可爱的造型和可以随意揉捏的特性,迅速在年轻人和儿童群体中流行。为了弄清楚这些“捏捏乐”的质量到底如何,记者随机购买了不同品牌、不同价位的11款“捏捏乐”,送往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实验分析,全部检测到了一定浓度的总挥发性有机物,其中包括甲醛和甲苯、二甲苯。不少“捏捏乐”玩具的总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已经超过了10000微克每立方米。消费者经常闻到“捏捏乐”的刺鼻气味,就是总挥发性有机物散发出来的。(7月13日 央视新闻)

捏捏乐的走红,源于其精准击中了消费需求:软萌造型吸引儿童,解压特性契合年轻人情绪释放的需要。但低价与热销的背后,是质量的集体失守。从学校周边超市到电商平台,商家对刺鼻气味“习以为常”,家长的担忧却无人回应。检测数据揭示了残酷的现实。面对如此触目惊心的检测结果,显然不能只让消费者“捏着鼻子”规避风险,更需要监管与行业共同出手,还市场一个安全的“解压空间”。

更值得警惕的是,当前相关国家标准中,尚未对总挥发性有机物设定限值。这一标准空白,成了劣质捏捏乐“合法”流通的“保护伞”。虽然《木质玩具》等相关标准可作参照,但缺乏针对性的强制要求,企业便有了“钻空子”的空间。部分厂商为压缩成本,使用劣质塑料、胶水等原材料,导致有害物质超标却无需担责。这种“无标可依”的现状,不仅让消费者陷入“凭运气选购”的困境,更纵容了行业的低质竞争。

整治捏捏乐乱象,不能等标准完善了才行动。当务之急,是用“最严监管”填补“标准空白”。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应启动专项排查,对超标产品立即下架召回,对违法生产企业从严处罚,形成“零容忍”震慑;另一方面,行业协会需推动标准制定提速,针对捏捏乐这类新兴玩具的材质、工艺、有害物质含量制定明确限值,让生产销售有规可依。此外,电商平台与线下商超也应强化源头把关,不能只顾销量而忽视安全,将“异味明显”的产品挡在市场之外。

对消费者而言,看清廉价解压背后的健康风险固然重要,但更根本的是,不能让他们在“买与不买”的纠结中承担本不该有的风险。捏捏乐的问题,暴露了新兴消费品监管的滞后性,当一款产品快速走红时,标准与监管必须跟上节奏,而非等到问题爆发才“亡羊补牢”。唯有如此,才能让“捏捏乐”真正回归“解压”的本质,让每个消费者都能安心享受这份简单的快乐,而不是捏着一颗悬着的心。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汪敏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