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求职问双休反遭辱骂,正常诉求何时成了职场禁忌
2025-07-15 20:46:18 字号:

求职问双休反遭辱骂,正常诉求何时成了职场禁忌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张川(吉首大学)

7月11日,上海的朱女士告诉《正在新闻》,她在招聘软件上找工作,向一家公司投递了简历,人事招聘主管方先生介绍了基本的工作情况后,她询问公司是否有双休,却遭到了对方辱骂,并且歧视自己学历。朱女士称目前已经在平台举报,还没有结果。针对此事,涉事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不知道,也没有义务告诉你。”

自1995年5月1日至今,我国施行一周双休制已经30年了。可30年过去,仍有一些劳动者休息困难,而这种因双休问题在招聘方和求职者之间发生冲突的事更是时有发生。例如,4月25日,一求职者在招聘平台咨询佛山一公司是双休还是单休,在得知单休后称没兴趣,随即被公司招聘人员斥为“下等人”。这些事件不禁让人追问:双休工作怎么就成了职场禁忌?双休为什么就不能不折不扣地落实?

核心问题在于法律刚性不够。据1995年5月1日实施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按这个规定来推论,一般认为一周工作5天完成规定工时即可享受完整双休。但相关规定并未明确每周应休息几日。再则,劳动法明确,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天,并无其他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劳动者每周必须有完整两天双休。换言之,法律只对单休进行了强制规定。这中间的模糊地带,给了一些用人单位可利用的操作空间。

也正是在这一语境下,企业才会理直气壮地将单休视为“正常”,而双休则成了不能触碰的逆鳞。因为从法律角度而言,若能控制好总工作时长,单休未必就触犯法律。

这也印证了求职者要求双休或是寻找双休工作的困难。无论是法律刚性不足,还是企业借由利己的法规,造成的结果都是求职者十分被动,且难以享受应有的权益。

职场竞争激烈,为了生计和发展,一部分求职者不同程度地被动或主动放弃了双休和法定节假日休息的权利。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企业不落实双休,视劳动法如无物。

客观而言,在求职时问及双休本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却因社会博弈过程中,人们因“内卷”放弃了应有的权利。群体呈现出的低权益状态,把“要求双休”被企业硬生生地描述成了高权益状态。因此,求职者往往等不来关于双休的积极回应,反而等来的是对这种权益追求的打压和羞辱。

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现状,法律必须展现出足够强硬的强制力并做出明确规定,确保所有用人单位能严格落实执行,以此倒逼其真正释放出对劳动者权益应有的尊重。社会各界也需拿出十足的诚意与努力,共同凝聚出从根上改善职场生态环境的合力,让双休从走进更多职场人的生活,如同深植于社会土壤中的根基,稳固得不可动摇。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张川

编辑:汪敏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