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杂感随笔|读书赠予我的
2025-07-28 21:21:12 字号:

杂感随笔|读书赠予我的

850f36097cf84f9e8e3102207bad310d.jpg

刘湘婷(湖南科技学院

当59岁工地大叔刘诗利现身在重庆举办的第33届书博会现场,读书的意义在此刻具象化了。

曾经,他天天在市场等活、做事、打零工,但也不曾忘记读书,将自己“收拾干净”后再去书店。现在,他谈到他更清晰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认为读书是全人类重要的活动,“一边干活一边提升交替进行”,他也直言因为读书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让他变得从容、自信。操着一口河南乡音,他用自己的故事,将读书的意义讲得明明白白。

“读书给我带来了什么?”

当我穿梭在书博会的展厅里,手指划过一排排书脊,眼睛追随着人流,脑海中响起这句发问。

幼时的我,总喜欢在周末写完作业后,寻一段时间待在书店,那时的书店算不上什么宽敞,狭窄的过道上,挤着不少和我一样大的孩子,或盘腿坐在地上,或倚靠在书架边,耳边总有蝉鸣作响,但大家默契的只有翻动书页的沙沙声,灯光微暗,更多的是投向书本的目光。安静的午后,阳光呲啦啦地照射着,从树叶的缝隙洒向书店门前的空地。而在书本的字里行间里,在那些“缝隙”中,我阅读到了——童话故事书打开我联想的匣子,让那些有趣的情节在我脑海中上演,书中的人物还教会我童真与美好;科学著作则像一把钥匙,解锁宇宙星辰、植物动物的秘密,让充满神秘的宇宙、大自然在我的世界中,逐渐清晰,如同迷雾散去后露出的山峦轮廓;读历史书,仿佛穿越时空,王朝兴衰如潮汐起伏,人物命运在时代洪流中沉浮,心随之而颤动,与千百年前的古人身影交错、携手同游,在历史中,我能知来路之不易,更通透……

读书,给了我认识世界的坐标系,让我不再盲目地漂浮在未知的迷雾中。

稍大些,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妈妈带我办理图书馆的卡后,周末无论晴天还是下雨,我都拉着弟弟雷打不动地去图书馆借阅书籍,书籍的范围也随之拓展。读《平凡的世界》,为“要活成太阳”的田晓霞的陨落而落泪,从孙少平挣扎向上的身影里,汲取直面困难的勇气;读余华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福贵的苦难中,学会知足和珍惜当下的幸福,在许三观的故事里,明白坚韧才是生命的光,常怀乐观之心去看待世界;读《边城》,在翠翠的成长经历中,学着她那样——坚韧、执着、独立,在面对挫折时也能不卑不亢,时刻保持冷静与理智……

读书,让我在别人的故事里汲取成长的力量,在情节中思考,在思想的碰撞中打磨自己的灵魂。

步入高中,繁忙的课业中,我对读课外书这件事仍乐此不疲。上高一时,当怎么也解不开物理计算题时,我常常会抽出夹在课本中的杂志,这能抚慰我那因物理而“云里雾里”的心,拨散阴霾,合上书页,再与大题来个三百回合的“厮杀”。在选择历生政的选课组合后,我读书的劲头仍然未熄灭,传递在同学中的《意林作文素材》《青年文摘》让我得到片刻放松,仔细摘抄下好词佳句,再翻阅时,常让我在文字里得到慰藉;《看天下》《三联生活周刊》《读者》开拓我的视野,让我能静下心来思考;除杂志外,我阅读更多的是诗集,在诗中我感受着四季流转的韵律,体会着诗人的情绪,学会豁达,静享孤独……在习题册之外,因为书籍相伴,紧绷的神经才得以舒展。它也像一座桥梁,连接着小小的我和大大的世界,让人怀揣着希冀,它也用光照亮深夜里辗转反侧的灵魂。

读书,常能抚慰我心,教会我在纷扰中保持冷静与清醒,赠予人希望与动力,连接我和现在、过去与未来。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生命的拓展,每一本书都是一扇通向未知的大门。拿起一本书翻开,文字就如晦涩时刻的闪电,有股穿透阴霾的力量。读书给我带来了什么?或是知识,或是慰藉,或是力量……我想,读的每本书它会告诉我答案。

合上书页,走出书博会的展厅,蓝天白云依旧,会场外的世界喧嚣,但在我的心中,有一片疯长的森林,那里有千百种声音在回响,有千百种生命在生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刘湘婷

编辑:刘经纶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