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辅助驾驶宣传需“把好方向盘”
2025-07-25 20:27:03 字号:

辅助驾驶宣传需“把好方向盘”

□郭元鹏

据公安部新闻传媒消息,7月23日,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王强表示,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功能。这些“智驾”系统都还暂时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也就是说是由系统辅助驾驶人来去执行一些动态驾驶的任务,车辆还是需要人来操控,驾驶人才是最终的责任主体。(7月24日《新京报》)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辅助驾驶功能已成为消费者购车的重要考量。然而,部分车企在宣传中夸大技术能力、模糊功能边界,极易导致消费者误解,埋下安全隐患。今年4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出倡议,呼吁车企严格依据国家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杜绝虚假宣传与过度营销,确保功能命名科学严谨,防止驾驶员误用、滥用风险。此后,多家车企已将“智驾”调整为“辅助驾驶”,规范企业宣传。

为清晰揭示辅助驾驶技术的真实能力和使用边界,近日,“懂车帝”推出大型科普节目,选取近40款热门畅销车型,在模拟的高速、城区高危事故场景中,对其辅助驾驶功能进行了科普。该节目旨在探索辅助驾驶安全边界,普及正确使用方法,提升公众安全驾驶意识,其结果为公众认知技术现状、规范车企宣传提供了重要依据。

“懂车帝”的科普揭示了一个关键现实:辅助驾驶的实际表现与部分车企宣传存在差距。在模拟复杂路况下,部分车型暴露了识别不准、反应迟缓甚至完全失效等问题。这些模拟的事故场景,其核心价值在于戳破了技术“完美”的泡沫,清晰警示公众:辅助驾驶绝非“自动驾驶”。面对极端天气、复杂交通环境或突发障碍物时,其能力可能大幅下降。

事故场景模拟,正是为辅助驾驶宣传“把好方向盘”、厘清边界的关键手段:

其一,直观揭示技术边界。模拟真实事故场景,让消费者清晰看到辅助驾驶系统在复杂路况下的实际应对能力及局限,有效避免对技术产生过度依赖。这种可视化呈现比抽象的技术参数更具说服力,有助于建立理性认知。

其二,强化驾驶者责任意识。测试结果反复印证,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驾驶员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接管车辆。模拟实验通过还原真实风险,深刻诠释了“把好方向盘”不仅是操作要求,更是不可逾越的安全底线。

其三,推动行业标准完善。公开透明的测试结果,既促使车企正视技术短板、推动系统优化升级,也为监管部门制定更科学的行业规范提供了宝贵参考。

更值得警惕的是,某些车企在宣传中惯用“零事故”“全自动驾驶”等绝对化表述,营造技术无所不能的假象。 而实际反复证明,驾驶员保持注意力并随时准备接管,仍是安全的前提。车企的无边界宣传危害明显:易使用户误以为车辆可完全自主行驶,从而放松警惕,甚至放弃接管职责;损害行业公信力,当实际体验与宣传大相径庭时,消费者对整个智能驾驶技术领域的信任感会崩塌,阻碍技术健康发展。

为车企辅助驾驶宣传划定清晰边界至关重要。对消费者而言,这是保障知情权和生命安全的底线;对车企自身,是规避法律风险、建立负责任品牌形象的关键;对行业整体,明确的边界能维护公平竞争,防止“吹牛”营销扰乱市场,推动技术回归理性发展轨道。

规范宣传需监管与自律双管齐下。监管部门应对违规夸大行为施以处罚;行业内部应积极倡导自律,车企可签署自律公约承诺真实宣传,行业协会可定期发布客观技术评估报告;还需通过媒体、车企官方渠道等多种方式,向消费者持续普及辅助驾驶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固有局限性。

辅助驾驶技术的进步为未来出行描绘了广阔前景,但技术成熟与消费者认知正确引导均需时间。唯有通过监管的硬约束与行业的软自觉相结合,才能确保技术沿着健康、安全的轨道发展,真正惠及消费者,推动智能驾驶时代稳健前行。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汪敏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