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凡
近日,江西一高中老师因3名学生未填报清华北大,怒斥其“以自我为中心”“完全以一己之心填报热门专业”,认为其是“教育的失败”。(7月7日 九派新闻)
在大众认知里,北大、清华是我国顶级高等学府,能考入其中,不仅被视为 “天之骄子”,似乎也意味着开启了成功人生的大门,拥有了大好前程。为此,众多成绩优良的考生,在志愿填报时不约而同地将第一选择聚焦到了北大、清华。
正因如此,当这三名学生为了“热门专业”放弃填报北大、清华时,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不按常理出牌的选择,甚至可能葬送锦绣前程,辜负老师三年的精心教诲,也让学校失去了展示自身实力的机会。
学生的成长,看似是学生自身努力的结果,实则还凝结了老师团队的精心施教与父母的满心期盼;为此,作为学生理应心存感恩,理解父母、老师的付出,顺应这些为自己成长而默默奉献的人的心愿,从而做出皆大欢喜的选择。
表面思之,这三名学生的选择,背离了学校、老师、家长的意愿,让他们长时间的付出付诸东流,其伤心难过在所难免;究其原因,不是老师教学无方,不是家长导向出了问题,而是自己的固执己见,似乎是一种失败的教育。
上述论调,虽貌似言之有理,但冷静思之,实则有失偏颇。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与学校,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事,纵然离不开老师、家长的建议,但其建议终归是建议,最终的选择权,理应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拿主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入理想的大学,只是成功人生迈出的第一步,能否学有所成,能否干出一番事业来,还将受制于其它多种因素;而在这些因素中,兴趣与爱好很可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选择北大、清华,或许能赢得社会关注,能得到数不清的鲜花与掌声;但如就读的专业不被自己认可,纵然进入到清华与北大就读,也可能学而无味、让其不得不放慢继续前行的脚步,从而影响其持续发展。
何为人才?既需其心怀感恩,品质优良,更需其拥有坚定的意志与独立的精神,能经得住诱惑,能透过世俗的迷雾,看得更远,从而义无反顾地沿着自己认准的道路前往,而不是总被他人牵着鼻子走。
这三位学生做出的选择,虽让人大失所望,却透出了其坚定的意志与独立之精神;而这些东西,正是人才必备的潜在素质;如这三名学生,能牢记初心与使命,能努力不止、奋斗不息,定然能干出一番事业来。
小小年纪,既能顶住来自学校、老师、家长的“压力”,又不为名利所左右,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难能可贵;而此优良的品质,虽表现在这三名学生身上,但不可否认,更是家长影响、学校教育之结果。
再者,选择什么样的专业与大学,本就是孩子自己的事,固然需要老师等的引导,但最终决定权则需还给孩子。孩子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何错之有?对此,身为父母当为之自豪与骄傲,当为之给予肯定。
坚定的意志与独立的精神,乃未来人才不可缺失的品质;这些难得的品质,从自己学生身上透了出来,可喜可贺;这三名学生为热门专业不报北大、清华,透出的不是教育的失败,而恰是教育的成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尚凡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