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青椒视评丨食堂阿姨站上毕业典礼:聚光灯外,育人“烟火气”正浓
2025-07-02 19:35:06 字号:

青椒视评丨食堂阿姨站上毕业典礼:聚光灯外,育人“烟火气”正浓

□李姝岑(广西大学)

2025年6月,多所高校毕业典礼的聚光灯史无前例地转向了那些熟悉却常被忽略的身影。延边大学食堂阿姨刘晓梅脱稿叮咛“别总吃泡面,难过委屈别硬扛”,让全场学子泪洒当场;齐鲁师范学院食堂阿姨、楼管阿姨等在学校自制的MV中羞涩献唱,视频发布至抖音平台获赞近十万……当这些隐匿于打菜窗口、宿舍楼道的面孔被推至典礼舞台中央,毕业前的最后一课不仅告诉我们应珍视那些托举日常运转的平凡力量,更重新定义着教育的温度与劳动的尊严。

刘晓梅的发言中提到,在延边大学毕业典礼前夕,全校后勤团队连夜赶制15000个饺子赠予毕业生。这不仅是东北“上车饺子下车面”的传统习俗,更是全体后勤人员“育人无声的奉献”。这些饺子早已超越食物本身的意义,诠释了情感教育的深刻力量:以食育人,以爱化人,这正是最本真的教育形态。

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后勤工作者用三餐的温度、深夜的守候、节日的关怀,构建了大学生活最温暖的底色,在无声中完成品格的塑造。但是当刘晓梅演讲爆火后,她说自己只是食堂后勤的一名普通职工。这种谦逊背后,其实是一个群体的集体画像——长久以来,高校后勤工作者被囿于“服务者”的单一定位,其育人价值被严重低估。因此,高校邀请朝夕相处的后勤人员登台毕业典礼,这种举措折射出高等教育理念的深刻转变,是对平凡工作岗位社会价值最热烈的肯定。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工作者以自己的活动半径为世界增添温度——那多舀的一勺菜,记下的学生口味偏好,一句亲切的“孩子们”……这些普通人的故事、“小人物”的微光被郑重地置于聚光灯下,一个社会的温度与厚度得以彰显。

教育家陶行知曾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毕业典礼的掌声渐息,但我们希望看到越来越多平凡岗位的工作人员能够踏上红毯、请进典礼,这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种教育本质的回归:那些在锅炉旁、值班室里、保洁岗位上的普通人,用一粥一饭的踏实、一门一窗的守护,教会了学子们书本之外最重要的一课——关于生活的温度与生命的分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850f36097cf84f9e8e3102207bad310d.jpg


来源:红网

作者:李姝岑

编辑:刘经纶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