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容错的“温度”,是干部敢为的“底气”
2025-07-03 16:34:18 字号:

容错的“温度”,是干部敢为的“底气”

□黄齐超

7月1日,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纪委监委通报一起容错免责典型案例。2023年6月,区管干部谢某某在推进顺丰淮安创新产业园项目中,在项目缺少部分技术指标的情况下容缺办理人防事项审查,违反了《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但该创新举措为项目建设进度抢先3个月,节省企业成本200余万元。但鉴于该同志出于公心、为企业着想,敢于担当作为,2023年9月决定对其予以容错免责,并晋升为三级主任科员。(7月2日 澎湃新闻 )

顺丰淮安创新产业园是2023年淮安的重大产业项目。申请时项目二期建设具体技术指标尚未明确,按照常规审批程序无法通过。如果一直等下去,项目将延期,损失数百万。主管干部谢某某从大局出发,审时度势,提出合理方案,先行通过了人防事项审查,使项目顺利取得施工许可证。

谢某某虽然违反了《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的相关规定,但是,这样做初衷是为了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最关键的是,“违规”审批没有给工程质量和公众利益造成损失,并且企业事后及时补充材料,未发现谢某某从建设企业谋取私利的情形。综合这些,纪检监察部门对谢某某容错免责,组织部门晋升谢某某三级主任科员。

显然,如果谢某某墨守成规,严格遵守《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坐等二期建设的具体指标,该项目的推进就会受阻,给企业造成较大损失。倘若谢某某拿法规要挟企业,企业必须先“给点好处”,他才违规开绿灯,那么,谢某某不仅违规,还将涉嫌以权谋私,结局就会变成另一个版本。

激励官员干部奋发有为,敢做事敢担当,积极探索,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容错机制。敢为人先是一种勇气和胆识——敢为人先,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做前人没做过的事。然而,走新路的探索之中,就难免出现失误或差错,怎么处理出错官员?这个问题,必然影响官员的工作态度。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才能让他们放下包袱,轻松上阵。

无论是搞建设谋发展,还是服务老百姓,都需要一批思想超前、激流勇为的干部。这样的状况下,政府就需要建立容错机制,允许官员在工作实践和探索中犯错;否则,官员就会畏手畏脚,消极而为,躺平、佛系、躲事儿。他们恪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原则,成为得过且过的平庸官员。

当然,容错机制也并非无原则无底线的“容错”。比如,党纪国法明令禁止的行为,严重侵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的行为;再如,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经论证盲目实施且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依然一错再错、不知悔改的行为,等等。总之,容错机制和底线原则应泾渭分明。

谢某某没有依规行事,当然是一种错,但他的错并没有带来负面效应,适用于“容错机制”。谢某某违规审批,未与民众利益产生冲突,还为企业带来了巨大利好,他因此被提拔,这也合乎情理。淮安市清江浦区对谢某某容错且提拔,将进一步放大容错激励效应,推动干部从“怕担责”向“勇担当”转变。此举让敢为善为、奋发有为蔚然成风,期待科学的容错机制多多益善。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黄齐超

编辑:刘经纶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