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顾客剩面二次销售,上海这家餐馆的退款是“封口费”?
2025-07-05 15:22:43 字号:

顾客剩面二次销售,上海这家餐馆的退款是“封口费”?

850f36097cf84f9e8e3102207bad310d.jpg

□杨柳(长沙理工大学)

近日,一女子在网络上曝光,称自己在上海的一家面馆吃面,竟发现自己的面是别人吃剩的,店家只是换了浇头重新端上来。就餐女子识破后,店家不仅未认识到错误,反而指责女子“接受了退款就不应该这样说话”。7月4日,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发布《情况通报》,经初步调查,报道中所涉面馆为上海映众小吃店,针对其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的情况,黄浦区市场监管局已立案调查。目前该面馆已暂停营业。(7月5日 荔枝新闻)

“二手面”上桌是对食品安全底线的公然践踏。将他人吃剩的面回收换浇头后再次售卖,存在将携带乙肝病毒、幽门螺旋杆菌等病毒的唾液一齐端上餐桌的风险,这无疑是将消费者的健康当作儿戏,公然触碰食品安全的红线。这种“新价卖残羹”的骗局,是商家对食品安全的傲慢与无视。

此举败露后的“诡辩”更是彻底寒了消费者的心。将剩面二次售卖,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本身就是缺乏诚信的行为,严重违背了商业道德。而事后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和合理担忧,店家不仅没有丝毫歉意,反而理直气壮地斥责消费者,诸如“退款就不应该这样说话”“你怎么知道上一个人有病”的诡辩让消费者彻底寒心。在商家眼中,退款似乎成了“封口费”,但绝不是“免责金牌”,也不应成为无良行为的遮羞布。

舆论曝光是撕下商家遮羞布的关键力量,女子的勇敢维权值得点赞。在以往,很多消费者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可能会选择忍气吞声,或是接受商家的退款而了事。但这种做法不仅纵容了商家的违规行为,也让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作为消费者,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要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勇敢维权,让不良商家无处遁形,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舌尖安全”。

强词夺理换不来免责,推卸责任逃不过重罚。从“鼠头鸭脖”到“杨铭宇黄焖鸡后厨乱象”再到“保水虾仁”,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商家有恃无恐,很大原因在于违规成本过低。当前对类似行为的处罚多停留在千元级罚款,远低于通过不良行为获取的利润,这亟待监管部门用“顶格处罚+信用惩戒”打破。同时,相关部门还需推进常态化监管不松懈,通过日常巡查、完善抽检机制、实现食品溯源,从“事后追责”迈向“事前预防”,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当“制度重锤”砸断商家的侥幸链条,当常态化监管筑牢安全防线,“二手面”才不会变成“常碰面”,消费者才能真正吃得放心。

当一碗剩面被端进后厨重新“打扮”,虽省下了成本,却输掉了人心。当浇头浇盖在残羹上,掩盖的不仅是剩面,更是诚信的底色,比起浇头,真正需要“换新”的是深植于部分从业者心中的商业伦理和个人道德。毕竟,一家面馆可以暂停营业,但民以食为天的信任基石,经不起下一次“回锅”折腾。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杨柳

编辑:吴海刚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