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蜜雪冰橙”们,该凉凉了
2025-08-17 22:46:08 字号:

“蜜雪冰橙”们,该凉凉了

73f065212ebb4003ac55da8767c0d3dc.jpg

□李坤泽(山东大学)

近日,四川宜宾一家名为“蜜雪冰橙”的店铺引发了广泛关注。从门头设计到卡通形象,都与知名品牌蜜雪冰城如出一辙,让人傻傻分不清楚。好在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行动,责令其整改,一场“李鬼”闹剧暂时落下帷幕。不过,类似的山寨现象绝非个例,背后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品牌的价值,从来不是靠LOGO和门头堆砌的表层符号,而是企业长期投入的结果。蜜雪冰城凭借多年的努力,打造出独特的品牌形象,以平价、亲民的定位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心。这种信任一旦形成,品牌标识就成了“品质承诺”的载体。而“蜜雪冰橙” 这类山寨店,省去了品牌建设的成本,直接复刻表层元素,本质是“窃取他人信任资产”——用消费者对蜜雪冰城的熟悉感引流,却未必能提供同等品质的产品与服务,这本身就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侵犯,更是对“诚信经营”规则的践踏。

从法律层面看,山寨行为早已触碰红线。商标法已否定了这种“搭便车”的合法性。这些山寨店铺,利用消费者对知名品牌的信任,通过相似的装修、标识误导消费者,不仅损害了被模仿品牌的商业信誉,也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消费者满心欢喜走进店铺,以为能享受到熟悉品牌的产品和服务,结果却大失所望,这无疑是一种欺诈行为。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山寨店只是小打小闹,掀不起多大风浪。但事实并非如此。一方面,山寨店的存在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它们不用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品牌建设、产品研发和服务提升,仅靠抄袭就能分一杯羹,这对那些兢兢业业做品牌的企业来说极不公平。长此以往,会打击企业创新的积极性,阻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山寨店的产品质量往往难以保证。为了降低成本,它们可能会选用劣质原材料,卫生条件也堪忧。消费者一旦在山寨店消费时遭遇食品安全等问题,很容易将账算到被模仿的品牌头上,导致品牌形象受损,让真正用心做产品的企业“背锅”。

面对山寨现象,被模仿品牌不能坐视不管,要积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蜜雪冰城就曾对一些山寨品牌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制止侵权行为,为自己正名。监管部门也应加大执法力度,对山寨店铺发现一家,查处一家,绝不姑息。同时,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商家的法律意识和诚信经营意识,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而作为消费者,我们也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认清山寨店铺的真面目,不贪图一时便宜,自觉抵制山寨产品。只有品牌方、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共同发力,才能让那些妄图靠抄袭、模仿为生的“蜜雪冰橙”们彻底凉凉,还市场一片清朗。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李坤泽

编辑:吴海刚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