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上厕所竟要发时间截图,暴露出哪些问题
2025-08-10 21:12:27 字号:

上厕所竟要发时间截图,暴露出哪些问题

□林春

近日,一则关于公司设立厕所报备群,要求员工上厕所及返回时在群内发时间截图的消息引发关注。(8月9日 经视直播)

据网友发帖爆料,其所在公司不仅要求员工上班期间上交手机,还规定上厕所必须报备,且需在“厕所报备群”内发送上厕所去和回的时间截图。该网友身为暑假工,直言这种规定让员工几乎没有私人时间。从网友提供的截图可以看到,公司内部的 “厕所报备群”有17名员工,部分人按固定格式报备了如厕时间。

如厕这样私密的事情竟然需要报备,令人咋舌。这看似是为了控制员工“摸鱼”时间、加强管理、提升工作效率,实则背后的问题远非表面那么简单。企业明明可以通过其他更合理的手段规范员工行为,为何偏要采取这种方式?这背后出于何种打算?

公司以盈利为目的,作为企业员工,确实有责任和义务在上班期间认真工作,以公司利益为重,为企业有效节约成本、创造利润,不应在工作时间“摸鱼”。不可否认,当前一些企业中存在员工责任心缺失的现象,部分人频繁利用上厕所时间拖延工作,企业管理者对此不满也情有可原。公司要求员工上厕所及返回时在群内发送时间截图,或许正是出于防止员工“摸鱼”、提升企业效率的初衷。

然而,这种做法绝不可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依法享有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上厕所不仅属于员工的基本休息权利,更属于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核心内容。公司这种剥夺员工“如厕自由”的做法,本质上属于变相“监视”,已然逾越了合理管理的边界,触碰了员工的隐私底线,涉嫌违反法律规定,构成对员工健康权、人格权、隐私权等多项权利的侵犯。因此,企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保障员工正常使用厕所的权利,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并确保员工在工作期间能合理使用这些设施。

从人性与道德层面分析,这类企业的管理方式暴露出对员工的深层不信任,折射出将员工视为“工具”而非“人”的错误价值取向,严重违背了企业应有的人文关怀责任。这种做法极易引发员工的强烈抵触心理,反而会打击工作积极性,导致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任彻底崩塌。心理学研究早已证实,当员工感知到组织的不信任时,其工作投入度会显著下降,甚至可能产生消极怠工或离职的倾向。企业如此操作,不仅难以实现提升效率的预期目标,反而可能导致企业创新力衰退和核心人才流失,最终得不偿失。

企业管理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如果为了追求利润,单纯以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作为主要管理指标,不仅违背了科学管理的核心宗旨,还会让企业与员工渐行渐远。企业在严格执行管理制度的同时,更应彰显人文关怀,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企业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企业在长远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林春

编辑:汪敏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