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美颜”格式化一面,“美言”陷阱藏千面
2025-08-10 21:08:22 字号:

“美颜”格式化一面,“美言”陷阱藏千面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张宜威(天津师范大学)

近日,22岁女孩张婷(化名)原本只想在医美机构做基础护肤,却在一套“诊断话术”的不断暗示和诱导下,被贴上“皮肤松”“鼻梁宽”的标签,被劝说进行高价抗衰疗程,以追求所谓“幼态脸”。记者调查发现,伴随“幼态审美”风行,一些医美机构利用模糊化标准、轻描淡写风险、抬高价格等手段正在收割年轻人的容貌焦虑。(8月5日 《法治日报》)

“精灵耳”“直角肩”“漫画腰”,医美市场新名词层出不穷。在社交媒体的滤镜包装下,医美机构正建构出一套看似统一、实则畸形的“美言”话术,而年轻人常在对美的追求中,不知不觉地便被套入标准化“美颜”模具中。

这套话术体系绝非无心插柳,医美机构在以专业诊断之名,行贩卖焦虑之实,其核心在于制造并放大个人外在的缺陷,将自然特征转化为亟待修复的问题。颜值本是个人外在优势和自信的来源,其一旦被资本与话术绑架,便会逐渐吞噬个人自信和健康,成为点燃“美颜”焦虑的“美言”陷阱。

当“冷白皮”“幼态脸”被塑造成美的唯一标准,消费者钱包在不断被收割的同时,格式化审美也在粗暴抹杀个体独有的自然活力,社会审美将会遭受退化的严重挑战。若千万张面孔都在朝着同一方向校准“美颜”,那么外貌焦虑将会成为长期的消费模式,人们便会陷入无休止的改造循环中。长此以往,审美被桎梏、个性被消解,社会的价值判断会随之畸形,真正的美也失去了宝贵的多样成长土壤。

作为监管部门,应紧贴消费陷阱的“美言”伪装,对制造容貌焦虑、夸大效果、隐瞒风险话术的进行重拳出击,帮助医美行业刮骨疗毒,让营销回归真实,让服务聚焦健康。“黄皮也能美”“有皱纹也自信”,社会需要多元包容的审美,社交平台应对“容貌标签”“畸形审美”的内容进行筛选与调节,平等地展现丰富多元的真实美丽。

不断帮助美走出单一路径,用多元审美击退审美格式化,用理性消费取代话术陷阱,让美回到健康、自在、丰盈的生活舞台。真正的美、从来不需要格式化的“美颜”与“美言”证明。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张宜威

编辑:汪敏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