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1元引流,1.3万卖课:别让暑期“教育焦虑”沦为生意经
2025-08-13 15:08:22 字号:

1元引流,1.3万卖课:别让暑期“教育焦虑”沦为生意经

□维扬书生

随着暑假到来,多个短视频平台出现类似内容:视频中所谓的老师虽属不同机构,但却用着同一套话术。视频的前半部分制造焦虑,意在表达暑假是学生们“逆袭”的关键节点,后半部分则话锋一转,开始推销起辅导书籍或网课。(8月11日 新华社)

暑假期间,在部分短视频平台上,渲染放大“教育焦虑”俨然成为一些教培机构和个人的“带货工具”。一则名为“初中全科专属学情诊断规划”的广告称,报名费仅1元。报名后,却进入了商家设定的层层圈套中——送福利攻破“心理防线”、推产品打上“名师烙印”、假互动营造“抢手氛围”……其目的就是为了卖出1.3万元的线上补习产品。

毫无疑问,教培机构暑期“贩卖焦虑”,其目的就是为了牟利。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对教育类广告宣传设置了明确的禁区,广告法规定“不得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通过“心理暗示”,制造“培训效果”的承诺,同样涉嫌违法。2021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也明确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这也就说,不管是线上的,还是线下的,在假期内组织学科培训,都是违反相关规定的。

教培机构“贩卖焦虑”,诱导家长花钱找培训机构补课,这一行为加重了家长负担,扼杀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唯分数论”的社会氛围,与国家“双减”政策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教培机构暑期“贩卖焦虑”,监管部门不能听之任之。

市场监管部门需持续打击虚假宣传、渲染升学焦虑等违规行为,规范教培行业秩序,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控“低价引流—高价卖课”套路,让暑期培训真正成为照亮前路的光芒,而不是沦为镰刀下的阴影。不能让这种焦虑变成“利益蛋糕”,成为一些个人和商家屡试不爽的“生意经”。

当然,家长也应理性看待教育投入,不要轻易被教培机构的广告蒙骗,避免盲目追逐短期“抢跑”。与其追逐高价课程,不如关注孩子的个性化培养与全面发展。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维扬书生

编辑:汪敏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