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丁真”不是故事的主角,土地才是讲述者
2025-08-29 21:28:56 字号:

“丁真”不是故事的主角,土地才是讲述者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陈国媛(苏州大学)

五年前,四川理塘丁真因一段短视频意外走红。五年来,虽然对于丁真个人的质疑声不断,也因其流量,家乡理塘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草原的辽阔、雪山的静美、牧民的淳朴让无数人心生向往。面对家乡建设日益完善,丁真却不居功自傲,“这是理塘的命。”一语中的,点明故事真正的主角,是那片辽阔的土地。

流量时代,一个偶然的瞬间足以成就个体的传播,但从牧羊少年到成为网红偶像,丁真却并未沉溺于流量而是把关注点引向家乡,这绝非偶然。事实上,早在流量降临前,理塘就已经在文旅产业耕耘多年,硬件设施、文化项目、乡村旅游策划都在布局中,亟待一个符合理塘形象的代言人。当契机一到,理塘政府迅速行动,合作拍摄《丁真的世界》《寻真之地》等纪录片,并且同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让吸引而来的游客长久驻足。

不论是微型博物馆、千户藏寨,还是“哒野”赛马节的马术巡街、民族盛典,都是理塘以己之口讲述着当地的文化与生活。这些项目让土地和文化脱离“被消费”的境地,成为具有主体感的命运讲述者。公众的注意力表面上是聚焦于“丁真”这一个体的符号,但真正触动人的是理塘深厚的乡土表达。事实也证明,这波流量的价值在于激活了乡土的力量,将外界关注转化为对土地的亲近与尊重。

当然,这片土地所承载的力量,并不仅是自然与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格局,即一种现代社会所稀缺的对于存在本身的纯粹追求。丁真说“这是理塘的命”不是谦虚,而是承认土地有自我表达的权利和力量。在这里,现代高楼大厦的异化感能够被高原静默所解构,人们透过理塘人民的生活,回归对自然和无常保持敬畏和克制的状态,观者也不再只是远观,而是也被这片土地托举,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

正如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的判断,“中华文化源于土地的滋养,中华民族与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中国人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根源正是来源于此。”虚拟的流量热度可能转瞬即逝,但土地的故事、乡土的力量是恒久不衰的叙事主线。在倾听乡土、讲述乡土、建设乡土的过程中,青年人从中汲取的力量,并不在于模仿丁真本身,而是在于学习他把流量让渡给家乡的姿态。

值得倾听与传承的主线不在某个偶像个体身上,而在那片高原、在那条赛马道、在当地的特色建筑里。“丁真的走红对于理塘旅游推广是一个惊喜,而我们是有准备来迎接这场意外的。”理塘县国有资产经营投资管理集团负责人张玺曾对记者这样说道。当流量回归实质,当乡土有了真正的话语权,我们才能看到流量洪流之下,土地与文化共同迸发的力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陈国媛

编辑:汪敏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