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高
8月22日,A股沪指突破3800点,创近十年新高;算力股集体爆发,寒武纪市值破5000亿,超600家上市公司半年报净利润正增长,7月新增开户数同比激增71%——市场像一口烧得滚烫的火锅,汤底沸腾,热气扑脸。
“牛市还能走多远?”这成了街头巷尾的热话题。中国政法大学刘纪鹏教授指出,当前沪指单日涨超1.45%,达到了快牛的水平。希望这种格局不要进一步持续,而是应该行稳致远、稳扎稳打。这话点破了市场的矛盾:热度越高,越容易让人忘了“跑马拉松”的初心。
这轮行情确实“热”得发烫。资金面上,90万亿存款到期、30万亿超额储蓄蠢蠢欲动,像蓄满的水库开闸;情绪面上,散户开户热情堪比春运抢票,7月196万新开户数同比激增71%,机构也在跑步入场;板块上,算力、半导体成了“顶流”,寒武纪们股价窜得比火箭还快,6支个股单日成交过百亿,资金像扎堆的候鸟,全挤在“科技暖炉”边。可越热的时候,越要摸摸“锅底”——这把火到底是“虚火”还是“实火”?
市场像一面多棱镜,有人看见繁华,有人看见隐忧。支持者说这是“基本面牛”:超600家公司盈利增长,国产算力链被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摩根大通更算出资产轮动能带来14万亿流动性;但敲警钟的声音同样尖锐:6支个股成交过百亿,资金像扎堆的候鸟,全挤在算力、芯片的“暖炉”边;券商报告里“流动性牛”“结构牛”的标签还在飘,“基本面牛”的实锤却不够扎实。这场景像极了菜市场——卖海鲜的摊位前人挤人,卖蔬菜的冷清得能拍鬼片,热闹是真热闹,均衡是真不均衡。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2015年的“杠杆牛”崩于资金空转,2018年的慢牛起于基本面修复。今天的市场,杠杆率不高、估值尚在合理区间,这是优势;但资金过度集中于单一赛道、部分个股“涨到离谱”,这是隐患。就像种庄稼,若只给辣椒施化肥,土豆苗早晚要蔫;若把所有水都引到一条河,旱能灌的地方反而要闹灾。
慢牛要走得远,得有“冷板凳”思维。对投资者来说,别被“开户数暴增”的热闹冲昏头——2015年巅峰期单月开户超400万,后来发生了什么?别被“寒武纪们”的K线迷了眼——股价涨15%是表象,背后是国产替代的硬逻辑,还是资金炒作的虚火?对监管层来说,得当好“裁判”,既要让“优等生”跑起来,也要给“潜力股”递水;对市场来说,得学会“轮动”——银行、消费、制造这些“慢热型”板块,也该轮到上台表演了。
牛市不是狂欢的舞台,而是价值的称重机。3800点不是终点,而是检验成色的起点。当“热钱”退去时,能留在牌桌上的,从来不是追着热点跑的人,而是蹲在基本面里“翻石头”的人;能走得远的行情,从来不是靠资金堆起来的“速生林”,而是靠企业盈利浇灌的“长青树”。
刘纪鹏提到,年内有望跃上4000点,明年若资产证券化率达100%(即股市总市值等于GDP),对应点位或到5000点。这目标像远处的灯塔,但到达灯塔的路,得靠“稳”来铺。潮水再猛,终会退去;热度再高,不如价值扎实。这轮慢牛能不能走成“长征”,关键不在“热”多久,而在“冷”多深——冷静的思考、均衡的布局、对价值的敬畏,才是穿越牛熊的“压舱石”。
(选题来自今日头条头条深一度项目)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王志高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