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佳和(重庆大学)
8月23日,杨宗纬在西宁“动听音乐超级live演唱会”表演期间发生意外。演唱歌曲时,因舞台机械后退导致踩空,从约2米高台跌落。目击者称其疑似头部着地后短暂昏迷。之后,网友拍到的视频显示,杨宗纬被工作人员扶起,表情痛苦,腰直不起来,随后演唱会中断,杨宗纬被救护车接走。(8月24日 极目新闻)
目前杨宗纬已无大碍,但这场意外着实让人揪心,再次敲响了演艺行业安全保障的警钟。实际上,杨宗纬的舞台意外并非孤例:2024年9月,刘德华深圳演唱会上,舞台的地下通道门被意外打开,刘德华不慎踩空跌倒;2024年12月,郭富城在台北小巨蛋演唱会上,后退踏空跌进升降台;2025年7月,陈奕迅在北京演唱会上倒退时踩空台阶重重摔倒……近年来舞台安全事件屡次发生,均揭示了演艺行业长期存在的安全问题:舞台设计缺陷、机械故障频发、安全防护不足、应急预案缺失等等。问题看似纷繁复杂,但归根结底是两方面的矛盾:
一是舞台效果和安全保障之间的矛盾。为了追求酷炫的视觉效果,舞台设计越来越复杂,却无形中增加了艺人的安全风险。例如,静态材质上,舞台地板多选用镜面亚克力板、光滑玻璃等材质,虽更容易配合灯光营造出流光溢彩的氛围,但演出滑倒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动态设计上,机械运动、升降台、延伸台等活动模块被大量使用,虽增加了演出的活力与创造性,但机关故障的风险、安全防护不足也使演出更加危险。
二是成本压力与安全投入之间的矛盾。在演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明星出场费通常是演出最贵的部分,主办方为控制成本,往往在安全措施上“能省则省”,防护设备、专业安全人员、医疗保障、风险应急等方面的投入不足。这不仅加大了艺人演出的安全风险,意外发生后不专业的处理工作也容易造成更大的伤害。
针对这两个矛盾,要解决演艺行业的安全问题,需要构建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首先要转变设计理念,将安全保障始终置于舞台效果之上。舞台设计应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再追求艺术效果。比如在舞台的机关处贴上明显的标识、在高台周围搭建防护栏、地板增加防滑措施等等。
其次,增加安全投入与专业培训。主办方应充分认识到安全投入的必要性,为每场演出预留充足的安全预算;加强对舞台搭建人员、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为每场大型演出配备专业医疗团队和应急设备。
此外,要强化安全监管与责任追究。建立第三方安全检测机制,对大型演出舞台进行安全验收;明确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安全措施不到位导致事故的主办方予以严厉处罚,形成威慑力。
舞台可以重建,演出可以继续,但生命没有重来的机会。只有当主办方、舞台设计师、工作人员等各方真正将安全放在首位,才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让艺术家们能够安心地站在舞台上,继续为我们带来美好和快乐。就像杨宗纬在报平安长文中写道“我们都要好好的”,这既是一句安慰,也是对行业最真诚的祝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葛佳和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