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霖
7月30日,蔡先生在办理灵活就业补助时,一直打不通余杭区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的电话,跑到现场一看,让他有些瞠目结舌——工作人员竟然一直把电话机听筒悬放着。“怪不得一直打不通。”(8月1日 红星新闻)
该中心电话从上午8点50分到11点30分左右,一直处于“忙线状态”,何以如此?原来是电话被“悬放”。该部门的解释是,上午网络出现问题,所以一直打不通;下午因为工作人员午休,没有将“悬放”的电话放回去。对于这样的解释,不仅办事群众心生疑惑,广大网友也不买账,明显是避重就轻、逃避问题。
政务服务电话是政府部门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群众办事的载体,有人形象地称之为“连心桥”。随着政务服务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化不断推进,不管是政务电话的日常管理,还是政务热线的监督检查,应该说都是趋于更加严格、更加规范、更加高效。就实际而言,每个对外公开的政务电话,都有着其既定的接听时间,有的是上班时间段,有的是24小时全时段,不管是哪种情形,政务电话被“悬放”,是不该有的“失误”。
办事群众下午2点20分到现场,2点40分离开,这已经处于正常上班的时间段了,而电话依然被“悬放”。再者,午休时间,是不是就可以想当然地将电话听筒拿起来放在旁边不被打扰?即便该电话的接听时段是工作时间,那么该做法是不是体现出工作人员“过于计较”“不愿付出”的心态?政务服务电话被“悬放”,纵使能找出一千个、一万个看似合理的理由,但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不愿作为、不善担当。
电话被“悬空”,也就意味着为民服务被“悬空”;电话一直“忙线”,服务也就有了“盲点”。要知道,政务服务电话是满足群众对政务服务最基本的需求,也是政府部门联系服务群众最基本的方式,一个电话就能为群众解疑答惑,甚至有时候还能救人于危难之中,因此,用以提供公共服务的任何一个政务热线都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这也暴露出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上的不足,警示着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政务服务电话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治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同时,对有关工作人员要加强教育管理,引导其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效。
群众口碑是作风建设的“晴雨表”。办事群众对当地“办事效率非常高”的评价,源于日积月累的努力和驰而不息的付出,“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警训告诫着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莫让“悬放的电话”和“悬空的服务”毁了来之不易的“群众口碑”。持续推进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必须久久为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李霖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