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生
6月7日,中国体育彩票超级大乐透第25063期开奖,湖北武汉硚口区古田二路某体彩销售点中出1注一等奖,奖金高达782万元,但中奖者却迟迟未现身领奖,引发关注。8月7日上午8点多,湖北体彩武汉分中心有关人员回复记者称,截至兑奖截止时间,上述一等奖没有人来兑奖,相当于已经弃奖了,弃奖奖金将汇入体彩公益金。(8月7日 九派新闻)
早在7月中旬,湖北体彩中心就通过多渠道发布“寻人启事”,中奖销售点门前也挂出喜报横幅。该销售点王女士介绍,她与其丈夫尝试过查看该期彩票销售时段的监控寻找中奖人,但最终亦无收获。王女士说,基于发行管理规定,兑奖前她无法得知中奖者的具体购彩时间,只能为他(她)可惜了。
现实中,彩民弃奖不是新鲜事,几乎每期彩票开奖,都有彩民弃奖,只是金额大小有异。弃奖原因,或嫌中奖金额太小,懒得去彩票店领奖;或未核对中奖信息,不知道中奖;或彩票丢失,无以核实。上述782万元大奖中奖者,很可能是个“马大哈”,遗憾与巨奖“擦肩而过”。
据统计,2019年至2023年,每年弃奖金额均在10亿元以上。与彩票销售总额相比,弃奖金额占比不算大,但绝对数堪称“天量”,令人惊叹。2020年1月18日大乐透第20008期在河北石家庄开出一注中奖3600万元,中奖者“千呼万唤”不出来,成为全国迄今最大弃奖事件。
彩票兑奖与销售一样,都是彩票发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互相促进,不可偏废。未兑奖金总额长期居高不下,大奖弃领事件频发,给部分彩民带来重大损失,也凸显彩票发行存在不容忽视的短板。寻找彩票大奖得主的方法一成不变,就是问题之一。
目前,彩票销售点中出大奖后,一般会挂出喜报横幅广而告之。一来寻找幸运者,提醒其领奖;二来招徕更多彩民,沾沾喜气。此外,领奖截止日期快到还未被领走,有关彩票发行机构也会发布“寻人启事”。采用这种方式寻找大奖得主,沿用已久,犹如“守株待兔”,成效有限,每年弃奖总金额居高不下,以及屡现大奖作废,即为明证。
移动互联时代,监控视频随处可见,彩票销售点也装有相关设备,每位彩民的购彩过程及其来回路线,大概率会被不同监控设备记录在云端。这种情况下,如果彩票发行机构早些启动专门程序寻找大奖得主,并第一时间告知销售点彩民具体购彩时间,甚至必要时争取公安机关支持,结局可能不同。
可见,寻找彩票大奖得主,不能总靠“守株待兔”。有关部门不妨与时俱进,修订彩票兑奖规则,设置专门程序寻找大奖得主。如:当奖金达100万元、且离领奖截止日期剩下30日未被领取时,马上启动专门程序、采取各种手段寻找中奖者,并将结果公之于众。这样,可更好地维护彩民权益,有效提升彩票公信力,还有助于彩票事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徐林生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