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守护好人民的“钱袋子”必须心存敬畏
2025-09-09 15:43:41 字号:

守护好人民的“钱袋子”必须心存敬畏

□王麓民

据央视网报道,近期26个省份审计部门公开的当地2024年度省级(市级或自治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7个省份审计部门指出一些地方机构违规发放养老金等,涉及资金总规模已超8000万元,其中包括向死亡人员、服刑人员等不符合条件人员发放养老金等。

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已覆盖近11亿民众,是保障老有所养、维护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总体来看,基金运行平稳,成就巨大。但正因其关乎亿万人福祉,审计揭示的这些问题才尤需警惕。它们暴露了制度执行与人民期盼之间的差距。需要我们以敬畏之心守护好养老金钱袋子,方能不辜负人民的托付。

须破除信息壁垒。多地养老金误发给死亡、服刑人员,原因可能在民政、司法与社保系统间的数据协同存在滞后与梗阻。其根源与历史形成的系统分割相关。亟需从顶层设计着手,打破信息壁垒,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让数据互联互通共享,从源头杜绝此类荒诞剧。

须填补责任漏洞。参保人每月准时缴费,大家期待经办机构以同样的严谨审核发放养老金。但“审核不严”“比对滞后”等问题,屡现于审计报告,反映的是操作环节的责任心缺失和流程设计的严密性不足。养老金管理机构必须以最高标准履行审核职责,守护好制度威信。

须保持开放透明。养老基金是公共资金,对发放情况可在一定范围内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虽然发放明细涉及个人隐私可不公示,但是每月发放的名单完全可以公开。通过公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误发的情形。

须严肃问责到人。当巨额资金被违规发放,公众期待看到从经办到审核的清晰问责。然而,处理结果大多止于“要求追回”误发的养老金,少见对责任人员的严肃追责。如果误发养老金无人对此负责,显然难以形成有效震慑。

须推进制度升级。纵观历年审计,类似问题反复出现。公众期待的是 “发现——整改——预防”的闭环治理机制,而非仅停留在事后追回。可大力推动智能风控、区块链等新技术在社保领域的应用,将问题整改转化为系统升级的驱动力。

误发养老金的问题虽非全局,但其危害不容小觑。任其蔓延可能会侵蚀公众对制度的信任根基。当严格缴费的参保人看到制度执行存在疏漏,其产生的公平焦虑感,远比单笔资金损失更为深远。

养老金钱袋子,关乎每个人的现在与未来。唯有以如履薄冰的敬畏之心对待人民的托付,狠抓执行与监督,才能让养老金制度强大、可靠,真正成为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的坚实保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王麓民

编辑:汪敏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