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子杰(重庆大学)
近日,广西梧州市苍梧县石桥中学发生的一起女生被多人欺凌事件,再次刺痛了公众的神经。网络流传的视频画面令人揪心:受害女生跪地被泼水、遭人骑压、踩头,甚至被揪着头发扇耳光。这些行为不仅严重侵犯了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与身心健康,更暴露出校园安全管理中的深层问题。
目前,当地已成立联合调查组,公安机关依法立案,受害学生正在接受医疗和心理干预。处理结果也迅速对外公布:对存在涉嫌工作失职失责问题校长、副校长及班主任等4人责令停职检查;9名实施欺凌的学生依照程序送专门学校接受矫治教育,并对涉事学生家长进行法治教育。
网友评论道:“这个力度比之前处理的相对好一些,不拖泥带水,责任明确。”诚然,对比之前的一些校园欺凌事件,此事件中当地部门和学校在事发一周内作出回应,并及时公布处理结果。然而,据受害人家属反映,“在网络上看到视频才知道孩子在学校遭遇了欺凌”,学校也是视频曝出后才有所作为。
这不禁让人追问:如果缺乏外部监督,此类欺凌行为是否将继续潜藏于校园的角落?校园安全管理的漏洞,是否让欺凌者有了肆意妄为的空间?
“出事就查”,石桥中学的态度值得认可,但事件本身已经对受害者造成了不可逆的创伤。所以,反校园欺凌绝不能靠“出事才查”,必须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预防机制。学校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健全早期预警、快速响应和强制报告制度;教师需提升敏感度,杜绝“小事化了”的侥幸心理;家长要做好家庭教育,通过日常沟通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社会也应保持社会监管的力度,督促学校方面加强管理。
更重要的是,对未成年人的矫治教育不能“一送了之”。将欺凌者送往专门学校,是法律框架下的必要措施,但如何通过科学教育帮助他们认识错误、重建正确的价值观,才是防止再犯的关键。“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唯有培养出正确三观的学生,才能有效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才能算得上办好了教育这门事业。
的确,预防校园欺凌很难,但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根除校园欺凌,需要的不只是雷霆问责,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制度建设与思想教育。唯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发力,才能真正构筑起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坚固防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韩子杰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