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两代人,何以被困在游戏里?
2025-09-09 19:42:33 字号:

两代人,何以被困在游戏里?

□李琛(湖南师范大学)

据报道,在互联网和现实中,活跃着一群反对网络游戏的父母。他们身穿统一服装,在城市广场和街道上,喊着“网络游戏是精神鸦片”的口号。这些父母大多有一个共同点:家中都有一个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孩子们或辍学,或与父母关系破裂,甚至有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output.png

在报道中,我们看到朱新勤、孙芳、李平平等父母的故事。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或普通工薪家庭,自己没受过太多教育,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当他们发现孩子沉迷游戏、学业荒废时,采取了各种手段——从劝说、打骂到送戒网瘾学校,甚至送出国留学,但效果甚微。最终,他们选择将怒火对准网游和相关企业。

面对困在游戏迷局中的两代人,我们很难评判谁的伤痛更深重。“反网游”看似荒诞的举动背后,是家长们的无奈之举;而那些反叛家庭、沉湎网游的孩子,内心深处或许也积压着长久的迷惘与委屈。在这场亲子与现实的角力中,没有赢家,多的只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消耗。

这不禁令人深思:我们到底在童年和青春里绕过了多少弯路,才可以长成一个健全、体面、善良的人?或者说,有多少人,生命早已困在了十八岁之前?

成长从来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充满试错与修正的曲折过程。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成长考题”。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武侠小说、电视曾被视为“腐蚀青少年的洪水猛兽”;千禧年后,网吧的兴起让家长们忧心忡忡;如今,网络游戏、短视频又成了新的“众矢之的”。可历史早已证明,将成长问题简单归咎于某一种“时代产物”,不过是对问题本质的逃避。就像当年禁止孩子看武侠小说,无法解决他们精神世界的空虚;如今喊着“关闭网游”,也无法填补两代人之间的情感鸿沟。

反对网游的父母们,多数自己也是教育缺失的受害者。朱新勤坦言:“我曾经恨我自己,也恨我爸妈,他们那时候不让我上学,导致我没有文化。”这种代际传递的教育困境,才是问题的核心。

从报道中可以看出,这些家庭普遍存在几个共性问题:

首先是亲子关系的长期缺失。朱新勤和妻子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由祖辈抚养。这种隔代抚养大多只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无法提供有效的教育和情感引导。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长期分离造成的亲子隔阂已经难以弥补。

其次是教育方式的简单化。这些父母发现孩子沉迷游戏后,采取的手段无非是劝说、打骂、送戒网瘾学校等强制方式。李平的儿子被送到戒网瘾学校后,反而对母亲产生了深深的怨恨。这种对抗式的教育方式只会加剧亲子关系的破裂。

第三是沟通和理解的根本缺失。当李平平的儿子提出想成为职业电竞选手时,她的第一反应是反对而非尝试理解。事实上,电竞行业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正规职业,有着完整的培养体系和职业路径。如果当时能够理性沟通,引导孩子了解成为职业选手需要付出的努力和面临的挑战,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最后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倾向。这些父母将孩子所有问题都归咎于游戏,仿佛只要关闭所有网络游戏,孩子就会自动回归正轨。这种思维忽略了成长问题的复杂性和多维性。

dafa868ab52e42fcbb08e0eab158ea4a~tplv-tt-origin-web_gif.jpeg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需要多层面的解决方案:

家庭层面,父母需要认识到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和情感。亲子关系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常点滴积累的结果。对于已经破裂的亲子关系,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家庭治疗介入,帮助双方重建沟通桥梁。

父母也需要更新教育观念,了解新时代的特点。完全禁止孩子接触网络和游戏既不现实,也不合理。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的娱乐观和时间管理能力。

社会层面,需要为留守儿童和务工家庭提供更多支持。社区、学校和公益组织应当介入,为这些孩子提供课外活动和情感关怀,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报道中提到,乡镇地区娱乐设施匮乏,黑网吧才得以泛滥。如果我们能够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元、健康的娱乐选择,游戏的吸引力自然会相对下降。

行业监管层面,游戏企业确实需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完善防沉迷系统,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间,减少诱导性设计都是必要措施。但完全关闭网络游戏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游戏产业背后是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和巨大的文化输出价值,不能一概否定。

教育体系层面,需要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帮助青少年理性看待和使用数字产品。同时,职业教育规划也应该提前介入,让学生了解多样化的职业路径,包括电竞、直播等新兴行业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而不是简单地贬低或否定。

游戏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它只是一种中性的技术产品。如何利用这种技术,取决于我们自身。

那些反对网游的父母们,其实是在反对自己无法理解和控制的新事物。他们的愤怒和绝望,更多源于对自身教育无能的逃避。将责任完全推给游戏公司,比反思自己在亲子关系中的失误要容易得多。

事实上,许多研究表明,适量游戏对青少年认知发展有一定益处,能够提高反应速度、空间想象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问题不在于游戏本身,而在于“过度”和“沉迷”。而防止沉迷,正是家庭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核心内容。

在报道的结尾,我们看到李平平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尝试重新接近孩子;朱新勤虽然仍然坚持反对网络游戏,但已经把希望寄托在年幼的女儿身上,并且决心给她更好的教育和陪伴。

这些父母其实都是爱孩子的,只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爱。他们错过了和孩子建立健康关系的时机,但现在开始反思和改变,为时未晚。

就像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所说:“真正的沟通,始于真诚的理解。”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关闭游戏,而是打开心扉。不是对抗和禁止,而是理解与沟通。当我们真正愿意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兴趣和想法,引导而非压制,商量而非命令,许多问题自然会找到解决方案。

成长路上的弯路无法完全避免,但有了爱的陪伴和理性的引导,这些弯路也能成为宝贵的成长经验。困在游戏里的不是孩子,而是缺乏理解和沟通的两代人。唯有更多爱与理解,才能让两代人都得以解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选题来自今日头条深一度项目。

来源:红网

作者:李琛

编辑:汪敏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