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花85万买299元路由器?制度漏洞岂能成为套利工具
2025-09-07 18:10:05 字号:

花85万买299元路由器?制度漏洞岂能成为套利工具

73f065212ebb4003ac55da8767c0d3dc.jpg

□刘艺琳(重庆大学)

9月6日,“重庆三峡学院防火墙及DNS设备采购事件”再次冲上热搜。自今年5月事件发生以来,经4个月的调查,重庆市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市政府采购中心等单位的多名工作人员被立案调查,中标单位洪正公司被罚款人民币9000元,列入不良行为记录名单,在三年内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

设备中标价格为85万元,却被网友扒出网售价格不到300元。这起看似荒诞的采购案,其背后暴露的不仅是简单的违规,更是公共采购领域“重程序、轻实质”的积弊。这种只注重程式而忽略实质内容和公共利益的现象,正在持续侵蚀着公共利益,并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

这起事件的发生绝非偶然,其背后并非简单的操作失误,而是公共采购流程中,程式化的制度漏洞被不法分子精准利用的体现。在程式化的积弊下,每个环节都成为了不法分子牟取暴利的绝佳机会。承诺制的审查环节形同虚设,让“空壳公司”和“皮包公司”得以凭借虚假信息顺利进入投标名单;技术评审环节的形式化,使得专业把关沦为一纸空文,让本应识别路由器和防火墙的专家未能尽职;最低价导向的绝对化,进一步放大了虚假报价的危害,使得真正的专业合规产品反而被排除在外。这“三重形式主义”的叠加,最终形成了完美的闭环,让公共资金成为“唐僧肉”。

追溯问题的本质,制度执行的刚性不足才是导致一切乱象的关键。在这场荒唐的采购中,专业把关显得如此不专业——“路由器”与“防火墙”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设备竟能混为一谈,这暴露了采购人员和评标专家在专业性上的严重欠缺。程序至上而实质缺位的现象也随处可见。采购流程可能符合了公开招标的形式,但实质上却在技术要求、评审标准上大开方便之门,明知违规却机械放行,使得合乎程序的外衣成了违规行为的最佳保护色。更重要的是,责任追究机制的不到位,让违规成本远低于其带来的巨大收益。在没有终身负责制和严厉惩罚的情况下,不法分子和失职人员无需为他们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这无疑会纵容更多的后来者效仿。

要彻底根治公共采购领域的乱象,我们必须从制度出发,用刚性的约束让公共采购回归其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本质。首先,建立供应商资质的动态核查机制,让虚假承诺无处遁形,从源头上杜绝“空壳公司”的入场。其次,强化技术评审的独立性与专业性,提高评标专家的专业门槛,并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此外,我们应善用科技手段,建立全流程的监督预警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AI辅助审核等方式,替代低效的人工把关,实现对采购流程的实时监控,让违规行为在萌芽阶段就被发现并制止。

制度不是摆设,更不能成为投机者的渔利工具。重庆三峡学院的“天价路由器”事件,敲响了公共采购领域的警钟。它提醒我们,只有让公共采购从“重程序”走向“重实质”,让每一个环节都有刚性约束,让每一次违规都付出应有代价,才能真正守护好公共资源,维护制度的权威。让阳光照进公共采购的每一个角落,才能重建公共信任、确保社会健康顺利的持续发展。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刘艺琳

编辑:刘经纶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