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思佳(长沙理工大学)
1月7日,“欢欢喜喜过大年”2025年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媒体推介会在北京顺利举行。会上正式宣告,2025年全国春节“村晚”的主场活动将于1月22日在湖南岳阳市岳阳县张谷英村精彩上演,这标志着我国首个以非遗为主题的春节“村晚”即将拉开帷幕。
春节,这一蕴含中华民族深厚情感与文化记忆的节日,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独特价值和普遍意义早已获得国际认可。基于此,文化和旅游部精心策划的“欢欢喜喜过大年”系列活动,涵盖了七大板块共27项主体活动,旨在全面展现春节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让民众在欢庆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推动文旅消费的复苏与升级。
此次即将在张谷英村举行的春节“村晚”,搭乘非遗的东风,深深扎根于乡土之中,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精髓,力求让传统文化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以往,乡村的年味儿或许只是邻里间的家常聚会、简单的社火表演;而今,在“村晚”的舞台上,各地的乡土气息、民风民俗、人文底蕴将被一一呈现,传播至五湖四海。从张谷英村出发,这场文化盛宴将辐射至全国89个春晚示范展示点,如同一场民俗文化的接力赛,把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文化记忆传递给每一个国人,让非遗不再是束之高阁的瑰宝,而是融入日常生活、鲜活存在的文化符号。
作为“天下第一村”,张谷英村能够凭借其古朴的建筑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展示新时代农民风貌、传播传统文化提供了绝佳的舞台。精心策划的四大系列活动——文艺晚会、民俗表演、年货节、传统庙会等,将让群众尽享节日的欢乐。同时,沉浸式打卡游路线与味蕾盛宴的精心安排,旨在让游客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这些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望在基层生根发芽,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即将举行的春节“村晚”活动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创新尝试,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通过“群众文艺+百业”的融合模式,庙会、年货节等民俗活动与群众文化活动将紧密结合,预计将在极大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有效促进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张谷英村,民俗表演与年货节的巧妙搭配,将让游客在欣赏精彩节目的同时,也能轻松购置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传统庙会更是为小吃、杂耍、民俗物件提供了展示平台,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增收机会。
同时,“村晚”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探索“文化+科技”的跨界融合。3D、AI等现代高科技手段的引入,将打破传统晚会的固有模式,使洞庭湖故事、湖南故事、百姓故事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世界。多维空间、多个场景的创设,以及直播技术的应用,将让晚会跨越地域限制,连接东西南北中多个省市自治区,全国观众得以同步感受张谷英村的古韵今风。这一创新尝试不仅满足了大众对新奇体验的追求,更极大地拓宽了乡村文化的传播渠道和范围,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开辟了新路径。
此次“村晚”正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它将通过呈现“群众文艺+百业”的特色,成为一个集庙会、年货节等民俗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盛会。在筹备过程中,民俗表演与年货节的巧妙搭配,已经让村民们看到了增收的新契机。文旅融合在此刻正碰撞出激烈的火花,消费场景不断拓展,乡村经济的“血液循环”有望愈发顺畅。
来源: 红网
作者:黎思佳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