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公园命名需专而有度、通俗易懂
2025-02-18 22:16:41 字号:

公园命名需专而有度、通俗易懂

□张翼

日前,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联合印发《深圳市公园命名规则》,为全市公园命名确立“一园一名、名实相符、简洁明了、规范有序”规则。从“千园之城”到“山海连城·公园深圳”,每个公园的名字将力求更生动地映照其特色魅力和文化内涵,便于市民游客记忆与探寻。(2月17日《深圳特区报》)

国家住建部制定的《城市公园管理办法》已自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十七条以八款内容对公园命名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含义明确、健康,不违背公序良俗;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避免使用生僻字;尊重当地历史和市民情感,注重文化内涵;与公园所承担的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休闲游憩、健身娱乐、传承文化、保护资源、科普教育和应急避难等功能相适应,等等。

这些原则在《深圳市公园命名规则》中得到了贯彻和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当时住建部有关“办法”公布之后,根据“一般不以人名作城市公园名称”的规定,熟悉郑州公园的市民曾有过担心,人们耳熟能详的刘禹锡公园、李商隐公园等以历史文化名人名字命名的公园,在办法施行后会不会改名?现在看来,似乎是不会更动的。因为这属于文件出台之前的既成事实,而且可以用“尊重当地历史和市民情感,注重文化内涵”这一款来解释和维护。

公园的命名和公众的认知,可能还有不少的距离。比如长沙望月公园,得名望月湖,是从地理上来的,曾用名王陵公园,则是从考古成就和城市历史上说,也有道理,今天依然有部分市民和游客感到用王陵公园“也不错”;西安兴庆宫公园,曾用名兴庆公园,叫兴庆宫公园都几十年了,可市民游客一说起来,还是习惯性地说去“兴庆公园”,这个可能真不好改。济南最有名的大明湖公园,人们都只叫它大明湖。这中间还是有点细微的差别。公园名字,不管是靠山靠水靠历史靠传说还是靠动植物,都要靠谱,让人一听一看觉得像那么回事、是那么回事儿。

此次深圳的公园命名,从专名+通名的形式,似乎更精细一些,分得细致些,从功能上容易区分,也能够形成比较大的个性化服务功能和承载体量,只要不过分扰动既有的历史认知,由重新命名造成认知混淆,倒也不失为一种名实相符、整齐有序的管理方案。前些年,郑州世纪乐园改名世纪公园,就很是皆大欢喜。同时,坚持一园一名,也有助于避免荔香公园、荔枝公园、荔林公园、香荔花园……这样一些名称同音或者近音容易引发歧义让人分辨不清的情形,当然更重要的是内容生态要有区别度。如果周边诸多都主打一种植物,比如荔枝,那么,可以根据大小命名为荔枝公园1号,荔枝公园2号,荔枝公园3号,让每一所公园真正是其所是、服务公众,才是最重要的。

来源: 红网

作者:张翼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