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之琪(中国人民大学)
《哪吒2:魔童闹海》在春节档搅动风云,这股风潮终于准备吹到海外去了!据报道,影片已于2月8日在美国洛杉矶的好莱坞TCL中国大剧院举行北美首映礼,也将于2月14日在北美院线全面上映。目前《哪吒2》票房已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列,足以让国人骄傲、外国人惊奇。
吒儿要“出海”,一直关注电影走势的本人——以一种“老母亲心态”——其实对于电影剧情演绎、动画技术等方面的海外反响一点都不担心,可以说是充满自信。
不过,既然《哪吒2》真有望成为我们国人“文化自信”的一个生动体现,我真正期待的,是外国友人能在电影中真正get到一些重要且细腻的细节。在这儿,不妨一一说来。
让“歪果仁”get,啥是真正的“中国龙”
《哪吒2》里极具魅力的形象,除了主角哪吒,当属“龙”。无论是“老父亲”敖光还是“反派姑姑”敖闰,还有被咬到尾巴会“萌叫”的“狗狗龙”,都俘获了万千观众的心。“中国龙”形象对外国友人的视觉震撼和概念颠覆,是我首先期待的。
在古籍《尔雅翼》中,中国龙是“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但在外国人眼中,龙(Dragon)的形象带有邪恶、魔法、异端意味。
比如“哈利·波特”系列中的龙都具有不同的魔法能力、残暴难驯,影片中曾与哈利较量的正是条“中国火球龙”;“冰与火之歌”系列的角色“龙妈”正因驾驭了许多魔法龙才为观众喜爱;“霍比特人”系列里恶龙史矛革更是故事中最强悍的反派……
中国人爱以龙符号图求吉祥,作为华夏儿女的象征。但这样的图腾符号信息如果片面化地传达到海外,恐怕国人形象也会因为“龙”的意象而受到误解。虽然我们曾成功主张将“中国龙”特称为“Loong”以作出区分,但客观来说仅凭一个单词在字典上的更正,恐难直接有效地扭转海外群众对中国龙符号的根本印象。
正因如此,在文化交流意义上《哪吒2》或能发挥重要作用。影片着力塑造每条神形、动作、情态各异的龙,是以最精细化的技术和叙事对中华龙形象的现代演绎。很多时候,比起细细说理,还是“眼见为实”的视觉冲击效果更立竿见影。
我相信在两个半小时的视觉艺术浸润下,我们有机会彻底覆盖外国观众对Dragon的单一片面印象。试想海外观众此后再提到“龙”时,若能多问一句“You mean our dragon or Chinese dragon?”(你说我们的龙还是中国的龙?),那即便不知道官方称谓“Loong”又何妨?
让外国文化get,中国神话“神性”就是“人性”
《哪吒2》的魅力之一,是每个角色都颠覆了中国传统神话话本里的讲述。不过对于不甚了解中国神话的外国友人来说,则没有这种对正反派角色的预设——因此,《哪吒2》向海内外观众传达理念的逻辑其实是不同的。
传统角色的“反转”对国内观众是一大看点,但对于国外观众,角色的正义与邪恶是一步步被揭示出来的,更具有“解读”意味。在故事主线徐徐展开之中,申公豹、哪吒、敖光的背景故事、情绪意志、当下决断都被鲜活演绎。
因此,中国神话的“神性”被解构重述了,融入角色的骨血。海外观众可以根据影片故事扎实地认识到,他们是魔、是妖,却具有真正的“神性”,我相信当所有观众看到哪吒破鼎大喊“小爷是魔,那又如何”时,外国朋友会更心绪澎湃地懂得,对永远在奋斗、永远生生不息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中国人、中国文化来说,“神性”就是“人性”,在于每一个面对头顶强权霸业而不放弃冲破枷锁桎梏的生命,与先天血统无关。
让观众get“意难平”,乡村教师的责任与大爱
在电影主线中,有一段难忘情节是申公豹的父亲申正道在山里做一方妖怪的老师,潜心教学、严于要求学生,只希望帮助他们争一个位列仙班的机会,宁愿为此付出尊严、健康甚至生命。
申正道虽然是影片中的配角,但我却非常希望外国友人能关注到这个角色细腻的背景及性格演绎——正如很多国内观众感悟到的,“申正道”是中国千千万万乡村教师的缩影。他们所展现出的责任与大爱,是当代中国几十年走来绝不能忽视的、最重要的“螺丝钉”。外国友人未必知道,中国有太多无名无求的乡村教师背井离乡、上山下乡,扎根在大山深处,也正是他们传播知识文化、从而改变中国的力量和命运。
只是一项项伟大成果的功劳簿上,未必见得他们的名字。
看到申正道时我联想到刘慈欣的短篇小说《乡村教师》,大刘以跳跃的思维书写出乡村教师传递给孩童的知识是如何改变了世界的命运——很可惜,这样一篇短篇小说未能获得国外大奖,或许也是“乡村教师”的文化意涵难以被外国文化完全理解吧。
可也正因如此,我才更期待《哪吒2》通过电影画面,去重新讲述一次“乡村教师”的情感内核,这或许会比漂洋过海的文字更能直击人心,更能让千万外国观众深刻理解:微末个体不是天赋异禀的“精英”,他们的“神性”又从何而来——即便“乡村教师”可能见识有限、学历不高、籍籍无名,但根源在好的老师、善的意念、大爱的传承接续从来不断。
其实要考究起来,《哪吒2》中值得海外观众细品的故事细节实在还有太多,个人所言必然只是挂一漏万,只是我真心期待这三处细节能被海外观众、他国文化所看到、理解到、学习到。
必须认识到,一部国产优秀艺术作品出海的目标不该“止于震撼”,不只在于向世界展示、呈现我们的技术水平、艺术潜力。时至今日,它更应当肩负着传播中国故事与文化的使命,将正宗中国文化味道和正向积极的思想意涵扎根于海外大众心中。
自然,我们无须期待一部影片能够当即颠覆海外朋友对中国的印象,但这种扎根大众的文化交流必然会是“润物细无声”的,就像《哪吒2》中很多细节都是需要二三刷出来细品的。
它潜移默化的力量会在世界观众心里生出嫩芽,然后持续不断地向下扎根、延伸出去——电影、戏剧、音乐、文学……成为所有人心中不可忽视的新生且坚实的力量。
来源: 红网
作者:陈之琪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