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七旬老人网恋被骗111万,反诈警钟必须长鸣
2025-02-22 15:47:22 字号:

七旬老人网恋被骗111万,反诈警钟必须长鸣

青椒评论.jpg

□薛梦雨 (郑州大学)

2月21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深圳70多岁的郝女士深陷网恋骗局,短短1个月被骗111万元。相关报道披露,郝女士在网络社交平台结识了自称“联合国工作人员”兼战地医生的男子,对方靠着虚假照片、体贴关怀和编造的故事,轻松骗取了她的信任和钱财。这一事件给全社会敲响了反诈警钟,也引发人们思考:反诈警钟究竟该多响亮,才能让大家真正警觉?

郝女士的遭遇并非偶然。如今的诈骗分子善于精准“狙击”老年人的心理弱点。他们利用老年人对特定身份的信任,以及对情感陪伴的渴望,精心包装自己,用看似温暖的关怀麻痹老人。同时,老年人由于信息接收渠道相对单一,对日新月异的网络诈骗手段知之甚少,在面对复杂骗术时,缺乏辨别能力。

对郝女士个人而言,111万元积蓄被骗光,严重影响了她原本安宁的晚年生活,精神上也遭受了巨大创伤。从社会层面来看,此类网络诈骗案件频繁发生,会让公众对网络社交产生恐惧与不信任,破坏网络社交的和谐环境。同时,大量的社会资源被投入到案件侦破与追赃挽损工作中,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沉重负担。

郝女士的经历为全社会上了一堂生动的反诈课,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老年人在网络社交时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被陌生人的甜言蜜语迷惑,可以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反诈活动,主动学习反诈知识;遇到涉及钱财的事情,多和家人商量,必要时及时向警方求助。子女也应多关心老人的精神世界,常陪伴在侧,定期为老人讲解常见的诈骗套路,帮助他们提高防范意识。此外,银行、社区、网络平台等社会各方也都要积极行动起来:银行要加强转账监管,及时拦截可疑交易;社区要加大反诈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网络平台要强化审核机制,净化网络空间。

郝女士的遭遇是一记沉重的警钟,反诈工作不能松懈。只有让反诈警钟长鸣,让每个人都增强反诈意识,才能有效遏制网络诈骗的蔓延。

来源: 红网

作者:薛梦雨

编辑:张瑜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