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香妤(山西大学)
近日,消费者张先生反映,他在登巴客栈续订住宿时连续被拒。更让他气愤的是,包括他姓名、身份证号等敏感个人信息被公开在了客栈内部工作群聊内,包括“具有传染性皮肤病”等标注。目前,张先生称已向上海浦东新区法院提起诉讼。(2月24日 澎湃新闻)
事件在网上引发热议后,多数网友认为客栈的行为已构成侵权违法,支持张先生维权;也有部分声音认为张先生入住后的房间出现大量皮屑和血迹,客栈拒绝其续订是为了其他客人的入住体验。在笔者看来,客房的清洁消毒是客栈最基本的责任与义务,将其他客人皮肤瘙痒的原因责怪到张先生身上是不合理且不合法的,客栈不应该将管理成本转嫁至消费者身上,追根到底还是因为客栈对疾病认知的缺乏与服务意识的不到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客栈员工在内部群聊泄露传播客人隐私信息的行为已经触犯了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客栈员工未经了解就给张先生贴上“传染病”的标签,并拒绝继续服务的行为也展现了疾病偏见的影响,消费者应当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身体状况绝不应该成为消费者能否入住酒店的标准。此外,客栈也需加强对员工的培训管理,恪守服务准则,加强法律意识,严格保护顾客信息安全。
另一方面,银屑病作为一种非传染性的皮肤疾病被误解仍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据澎湃新闻报道,2025年1月19日,科普中国发布的《与银屑病斗争16年,我曾以为我再也不配拥有爱情》一文称,据调查,89% 的银屑病患者表示有精神压力,78%的患者遭受过歧视。部分原因在于,公众对疾病认知的匮乏和公共卫生科普的缺位。不可否认的是,公共卫生科普仍有很长的路需要走,但任何疾病都不应该成为歧视和偏见的理由。拒绝疾病“标签化”,打破疾病偏见,张先生起诉客栈的案例为许多同样被误解的患者们打开了一扇窗户,他们可以不再沉默地遭受恶意,而是能够使用法律武器去勇敢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
客栈因偏见拒绝顾客续订,员工因无知乱贴疾病“标签”、泄露个人隐私,张先生的遭遇是银屑病患者困境的缩影。唯有以科学打破偏见,以道德坚守底线,以法律捍卫尊严,才能助力我们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消费环境,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的文明社会。
来源:红网
作者:刘香妤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