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个身影,诉说几许人生;一片土地,承载多少回忆;一段故事,映射时代轮廓。归乡时节,回望与展望交织。红网时刻新闻特别策划2025“新春‘椒’响曲”蛇年特辑。今天,让我们跟随长沙理工大学赵金月的返乡脚步,去好好感受一下云南南涧跳菜——用千年舞步踏响大地的心跳。
□赵金月(长沙理工大学)
在数字文明汹涌澎湃、席卷全球的今天,在云南大理的一个小县城——南涧县,正以一种别具一格的方式,深刻诠释着文明传承的深远意义。正值2025年春节之际,南涧人民精心策划并呈现了一场以跳菜文化为核心的非遗村晚,于群山的壮丽景致间,掀起了一股跳菜艺术的澎湃浪潮。这场看似寻常的乡村晚会,实则是中国乡土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找突围路径的生动实践。跳菜文化,这个传承千年的彝族宴礼,正在新时代的坐标系中,演绎着从乡野餐桌到文化盛宴的华丽转身。
南涧被誉为跳菜艺术之乡。
千年舞步:餐桌上的文明史诗
许多人初识云南南涧,大多都是通过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中对武侠江湖无量山的描绘——“但见澜沧江浩浩荡荡地从山脚下流过,对面无量山群峰错列,在月光下更显得神秘莫测。”金庸以寥寥数笔勾勒出无量山的险峻。彝族跳菜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鲁朝金这样形容南涧无量山:“这是神鹰居住的地方,才有了这鹰一样的男子,鹰一样粗犷神俊的跳菜。”在峭壁之中,彝族人民的跳菜文化孕育而出,无量山雾霭里记忆着时间的流去,不知不觉间跳菜已传承了1200余年。
在南涧人民心中,跳菜的舞步是祖先丈量大地的脚印。千年前,《南诏奉圣乐》“抬菜舞”进入宫廷宴席,侍者头顶鎏金托盘,脚踏三十六星宿方位,被唐朝列为14部乐礼之一,“跳菜”由此诞生。千年后,彝家的跳菜走进大小村宴,舞于田间地头。“菜未至而舞先行,味未品而魂已醉”,对乡土怀揣着无限热爱的彝族儿女而言,头顶的不是菜,是山神赐的福;脚下踩的不是地,是祖辈的魂。所以南涧的彝族人民一边挥下种地的锄头,一边高举跳菜的托盘。
文化的传承从来不只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跳菜的歌声从人群中悠扬传出,十层高的菜塔如通天之梯,彝家汉子的肩头震颤,金黄的汤汁在青花瓷碗中纹丝不动,八大碗菜品的香味从村头飘向村尾,妇女们手拿八角巾,跳起自由的舞步,银饰与铜铃的碰撞声穿透了无量山。在南涧,人们脚下的大地心跳永不停息,那些深埋于泥土的文化基因,在一场场春雨中抽枝发芽,彰显着其无穷的生命力。
跳菜从村宴走上舞台。
跳菜舞春:新春庆典中的文化图腾
群山如墨,无量山的冬雪尚未消融,南涧的梯田已泛起春茶的嫩芽。无量山褶皱深处的彝家寨子燃起了熊熊篝火,迎来2025第一场初雪的南涧,让今年的春节多了一抹往年难得一见的白色,但迎新春的热情却一点也不减。
在电子鞭炮取代火药味的时代,淳朴的南涧人民依旧用跳菜维系着与天地祖灵的对话。为庆祝新的一年到来,真正地实现“新春大家乐”,南涧人民也赶着“潮”,在家门口办起了“四季村晚”。从大年初一到初八,南涧县的八个乡镇齐上阵,各个拿出看家本领,“南涧跳菜”则成为了各个乡镇表演必不可少的固定节目,只待锣声响起,坐等好戏开场。
苦荞酒洒向菜塔,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是酒香,更是彝乡跨越千年的文化记忆。南涧人民的跳菜十分讲究,每一层菜塔的搭建都暗合彝族十月太阳历的节气规律,底层八碗象征八方来客,中层四盘对应四季轮回,顶端的两盏红油辣子则如日月同辉。跳菜不仅是南涧人民对新春祭祀的祈福,更是对自然秩序的敬畏与遵循,将天文历法融入跳菜,让春节不再是空洞的时间刻度,而成为重新校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纽带,民族智慧也在这一刻得到具象的体现。
菜塔不倒春常在,舞步不停福连绵。当盛装南涧人民头顶托盘、口衔方桌,以刚劲雄健的舞步穿梭于宴席之间、歌唱于年节假日。南涧人的跳菜,是用舞步踏出稻谷生长的节奏,用托盘端出山神赐福的分量。而这种将生活劳作升华为艺术表达的智慧,正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密码。
民族之舞:重构乡土共同体的情感纽带
当数字时代的原子化社会不断稀释人际关系时,云南南涧的跳菜文化却在2025年的村晚上演了一场“反向突围”,跳菜这项传承千年的彝族非遗,正以独特的身体语言重构乡村情感共同体。在碗筷的碰撞与铿锵的舞步中,维系乡土社会的纽带,不在元宇宙的虚拟社区,而在托盘中震颤的佳肴与共舞时同步的呼吸之间,让南涧人民在菜塔的层叠间找寻与延续着强烈的身份认同。
南涧跳菜艺术的精髓,恰在于其与生俱来的“共同体基因”。头顶八碗八碟的舞者,必须依靠集体默契保持平衡;宴席间的穿梭轨迹,实则是编织人际网络的仪式路径。在南涧这个边远的小县城里,并非每一个人都彼此相知相识,但每一个南涧人都能够哼出那一首“哪里有酒哪里醉,哪里有铺哪里睡”的打歌舞曲。当2025南涧村晚舞台上的灯光亮起,不仅是与台下观众共贺春节,更是再呼唤身处各地的南涧人民,无论在哪儿,都要记得回家过年。
在南涧人民共同守护头顶的托盘时,他们也在无形中托起了乡村社会的价值共识,用足尖丈量的是彝族先民对天地自然的敬畏,手臂挥舞间勾勒出农耕文明的集体记忆。南涧跳菜篝火照亮的不只是一场非遗展演,更是对情感共同体构筑与维系。证明乡村振兴不仅需要物质建设,更需要重构与弘扬那些“让人民心跳同频”的文化。
千年舞步踏响大地的心跳,跳菜的鼓点在血脉中回响。南涧跳菜,这场年复一年的新春仪式,早已超越了文化展演的范畴,因为跳菜丈量的是中华文明中最珍贵的尺度,是南涧人民重要的文明基因,是重构乡土中国的精神法典,更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南涧答案。
来源: 红网
作者:赵金月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