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海龙
在曾将“996”视为常态的互联网和制造行业,越来越多企业加入到“反内卷”行动中来。近日,某无人机龙头企业开启“不准加班”运动,规定员工晚上9点必须下班,深圳总部一到晚上9点,主管和HR分三轮“赶人”下班;美的集团也传出消息,近期开始提倡各部门严格控制加班,规定18:20后不允许有人还在公司加班,同时禁止员工就餐后再返回工位继续加班,引发社会广泛关注。(3月11日 《钱江晚报》)
从“996”的疯狂加班,到如今企业纷纷加入“反内卷”行动,这无疑是职场生态的一次重大变革。曾经,“996”在互联网和制造行业盛行,员工们长时间高强度工作,虽然带来了一时的业绩增长,却也对员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长期的加班不仅让员工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导致家庭关系紧张,更引发了一系列诸如职业倦怠、心理压力过大等问题,甚至出现一些因过度劳累而引发的悲剧,让人们开始反思这种工作模式的合理性。
如今,企业掀起的“反内卷”行动,意义深远。对于员工而言,这是一场“及时雨”。充足的休息时间能让员工恢复精力,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工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强制双休、严格控制加班时长,让员工有时间陪伴家人、发展个人兴趣爱好,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当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就会更加忠诚于企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从企业自身发展来看,“反内卷”行动同样益处多多。表面上,减少加班时间似乎会影响产出,但实际上,合理的工作时长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不再被疲惫和压力笼罩的员工,能够在更轻松的氛围中思考,为企业带来更多新颖的想法和解决方案,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此外,这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也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而从社会层面来说,企业的“反内卷”行动有利于形成健康的就业观念。过去,过度加班被视为努力奋斗的表现,误导了许多求职者。如今,这种风气的转变能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工作与生活,倡导合理的奋斗方式。同时,也有助于缓解社会就业压力,让更多人有机会进入职场,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当然,企业推行“反内卷”行动也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如何在有限的工作时间内保证工作任务的完成,如何平衡不同岗位的工作强度等。这就需要企业优化管理模式,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单纯依靠延长工作时间来解决问题。
职场风向的转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从“996”到“反内卷”的转变,是对员工权益的尊重,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希望更多企业能够加入到“反内卷”的行列中来,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职场环境,让每一个职场人都能在工作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拥有美好的生活。
来源:红网
作者:许海龙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