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警惕“一张吊牌被炒到300块”背后的假货陷阱
2025-03-13 17:32:16 字号:

警惕“一张吊牌被炒到300块”背后的假货陷阱

□许海龙

据钱江视频消息,3月10日,有网友在二手平台上发现,一张始祖鸟的吊牌最高竟然被炒到300元。记者发现普通产品卡的价格相对较低,收购价一般为5-10元,出售价在20-50元之间。而科技卡因稀缺性和特殊性,价格更高,收购价在20-50元,出售价可达100-200元。一些特殊系列的吊牌,如“军鸟”系列,价格最高可达300元一张。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有众多奢侈品吊牌在热销。

吊牌,本应是商品的“身份说明”,如今却在二手市场流通,价格一路水涨船高,这一现象着实令人费解。在正常的消费逻辑里,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其使用价值,而吊牌不过是附属品,可如今吊牌却脱离商品本体,成为被追逐的“香饽饽”。

究其根源,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当下奢侈品市场的畸形消费心理。一些消费者过度追求品牌带来的身份象征和社交价值,认为拥有知名品牌的商品就能彰显自己的地位与品味。在正品价格高昂,部分人又想以较低成本“混入”奢侈品消费圈的情况下,吊牌便被赋予了特殊意义。拥有一张奢侈品吊牌,似乎就能让自己与高端消费群体沾边,满足虚荣心理。同时,一些商家和黄牛也嗅到了其中的“商机”,通过炒作吊牌价格,营造出一种稀缺和热门的假象,进一步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

吊牌炒作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风险,首先便是假货泛滥问题。当吊牌被炒出高价,必然会吸引不法分子的目光。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真吊牌,然后将其与假冒伪劣商品进行搭配,以假乱真,流向市场。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仅凭肉眼很难辨别真伪,这就使得他们在购买所谓“带吊牌”的商品时,易上当受骗。

此外,这种炒作吊牌的行为也违背了市场的基本规律和商业道德。市场本应是基于商品的真实价值和供需关系来运行的,而吊牌炒作完全是一种人为制造的虚假繁荣。它浪费了社会资源,让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这种毫无实际意义的炒作中,而不是用于真正的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提升。

要遏制“吊牌炒作”现象,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首先要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对于制假售假以及恶意炒作吊牌的行为,依法予以严惩。二手交易平台也不能置身事外,应加强对平台上商品和吊牌交易的审核,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价体系,及时清理违规交易。而消费者自身也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摒弃虚荣心理,注重商品的实际品质和自身需求。

“吊牌炒作”看似是一个小众的市场现象,实则反映出当下消费领域的一些问题。我们必须保持警惕,不能让这种畸形的炒作之风愈演愈烈,共同维护一个健康、有序、诚信的市场环境。

来源:红网

作者:许海龙

编辑:汪敏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