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礼悦(西南科技大学)
3月25日,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发布《关于“泛美春假”的放假通知》,通知泛美集团旗下院校,及企业的全体师生员工3月31日至4月6日放7天春假(含清明放假时间)。相关负责人表示,“泛美春假”一直以“去赏花去恋爱”为主题,目前已成为集团旗下各院校固有的春天假期。此外,全国还有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宣布将施行春假。(3月25日 封面新闻)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全国多所高校施行春假制度正是对这一教育理念的生动注解。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便体悟到在自然中寻求真谛的美好。正如东晋永和九年暮春之初,王羲之与一众友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在山水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如今,在教育模式不断探索革新的当下,多所高校推行春假,如同一股清新浪漫的风,吹进了传统教育的“刻板印象”中,让我们看到教育并非只是严肃和刻板,也可以充满温情与浪漫,实现从传统到多元、从理论到实践的华丽转身。
这一春假设计,在笔者看来意义深远。对于学生而言,在现代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中,他们长期被困于学习理论知识和追逐“功名”的浪潮之中,难以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劳”和“逸”的关系。通过春假,他们可以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完成学校布置的实践任务,实现从“纸上谈兵”到“学以致用”的跨越。不仅如此,“去赏花去恋爱”更赋予学生在春和景明之际放慢脚步领略沿途风景、享受恋爱的机会,是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的诗意表达。让学生在大好春光中滋养生命和心灵,领悟与人相处、劳逸结合的生活智慧。
为让春假模式行稳致远,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持续优化春假课程体系,融入正确的爱情观与生命观引导;家长也要积极参与,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假期的监护与指导。通过家校共育,让学生在春假中既能尽情享受自然与爱情的美好,又能获得足够的成长。
多所高校春假的大胆实践,无疑是教育的一次浪漫转身。当教育不再只是单向度的填灌知识,而是以尊重生命的自然节律为起点,以舒展灵魂的自由生长为归途,必将孕育出一代又一代知识渊博、人格健全、情感丰沛的“生活体验家”,而非被困在优绩主义的“蒙眼赛马”。
来源:红网
作者:潘礼悦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