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文金晶(西南科技大学)
3月21日,河南长葛某轮滑俱乐部组织数十名儿童在非机动车道列队滑行训练,过往车辆避之不及,市民担忧交通安全。22日,该机构回应这是每周一次的“户外刷街拉练”活动,旨在锻炼孩子们的滑行技术、培养交通安全意识,现场配有6名老师守护,并称“不穿轮滑鞋走路上照样会有危险”。(3月22日 《华商报》)
近年来,户外教育成为众多家长拓展孩子综合素质的热门选择。然而,部分机构却将“突破舒适区”异化为“挑战安全区”。爬野山、夜宿丛林、马路训练等高风险活动被包装成“锻炼意志力”的课程,不仅难以保障儿童的安全,还暴露出户外教育行业对教育本质的误解。真正的勇气培养应基于风险评估与科学防护,而非盲目涉险。
该机构将轮滑训练上行车车道的违法行为,解释为培养儿童的交通安全意识略显苍白。毕竟,交通安全的核心在于遵守规则、预判风险,而非在真实的车流中“练胆量”。儿童本就对道路环境缺乏判断力,纵使有老师守护,也难以应对车辆盲区、突发变道等复杂状况。将孩子置于车流密集的非机动车道进行教学的行为,无异于将安全教育变为一场“生死演练”。
事件背后,更值得注意的是户外教育行业的监管盲区。目前,儿童户外活动的安全标准尚未形成统一规范。部分机构资质不全、应急预案缺失,却以“创新教育”之名在儿童教育行业野蛮生长。户外教育不能沦为“法外之地”,相关部门需加快制定针对未成年人户外活动的安全管理细则,对活动场地、师生配比、应急措施等设置硬性门槛。同时,也应加大违规处罚力度,让教育机构真正守住安全底线。
教育的本质是照亮儿童的成长之路,而非将他们推向危险的前线。反对“马路轮滑”的冒险行为,并非否定户外教育的价值,而是呼吁户外教育行业以更科学的方式进行儿童户外教育。当教育机构以“吃苦”“冒险”为噱头吸引家长时,我们更需清醒认识到,任何忽视安全的教育都是对生命的亵渎。毕竟,真正的教育创新不应以安全为代价,唯有在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实践才能释放其真正的育人价值。
来源:红网
作者:段文金晶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