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别让AI架空了你的思考能力
2025-03-07 22:51:23 字号:

别让AI架空了你的思考能力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原雅青(山西大学)

3月5日,湖北武汉光谷第二高级中学,高三数学老师百日誓师演讲走红网络。学生质疑有AI为什么还要读书,她回复:“使唐僧成为唐僧的并不是那卷经书,而是取经的路。”(3月6日 极目新闻)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有AI为什么还要读书?”的疑问或许在当代青年学生心中都曾出现 。毕竟,AI能迅速而全面地提供所需答案,甚至协助制作策划方案、PPT等,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然而,不读书,仅依赖AI,真的可行吗?真的能让我们在社会中稳固立足吗?

事实上,AI虽强,却有其局限。它能给予我们信息,却无法赋予我们智慧;它能辅助我们完成任务,却无法替代我们思考。

读书有时候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思维逻辑与体系的构筑与积淀。我们从刚出生时的懵懂无知,到在大学阶段积累丰富学识,再到步入社会后应对自如,这一系列的成长与蜕变如同唐僧的取经之路。正是依靠读书过程中知识的点滴积累,我们才逐渐成长为知识体系完备的个体 。这个过程也绝非AI所能取代,AI虽能迅速给出最终结果,但我们所追求的远不止于此。我们更看重的是探索求知的过程,是思维碰撞的火花,是逻辑推理的演练。我们不仅需要知道答案,更需要学会如何思考,如何一步步推导出答案,这正是我们学习的核心价值所在。

其次,读书还能让我们体验百态人生,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从而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诸如余华的《活着》、鲁迅的《狂人日记》等经典作品,无不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人生的种种滋味。而AI,作为理性的编码产物,缺乏情感和主观意识,无法为我们提供这样的情感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情感共鸣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感受,这种能力是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和感受逐渐培养起来的,是AI所无法替代的。

最后,需要明确的是,AI并非万能之钥。它同样有可能提供错误的答案,而若我们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便难以辨别这些答案的真伪。更为关键的是,有时AI给出的答案并不符合我们的预期或需求,若我们没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甚至可能无法准确地发出正确的指令来引导AI。因此,读书和学习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它们不仅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我们提升辨识能力、思维能力和与AI有效交互的基础。

AI虽强,却非万能,它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和潜在的风险。青年们应该意识到,真正的成长和进步来自于自身的不断学习和努力,来自于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知的探索。只有脚踏实地,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来源:红网

作者:原雅青

编辑:汪敏星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