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意(云南财经大学)
在云南,胃的包容度和胆子的大小,永远能突破你的想象。这里的人能把竹虫、蚂蚱炸成酥脆的“高蛋白零食”,让见手青这种“微毒野生菌”成为餐桌上的常客,甚至把玫瑰花做成比甜品还诱人的佳肴。近期,云南省德宏州又一创新美食爆火——咖啡拌凉菜,咖啡和凉菜看起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却被“敢吃”“会吃”的云南人做成了一道美味佳肴,不少网友表示“吃一口就停不下来”“感觉味蕾在蹦迪”“好新奇,想尝一尝”。
在云南德宏的街头巷尾,一道叫做“咖啡撒撇”的凉菜正在刷新人们对咖啡的认知。“撒”在傣语中意为凉拌或生食,是傣族饮食文化的核心代表,以特制配料(酸水或苦水)凉拌肉食或时令蔬菜为特色。云南是中国咖啡主产区,占全国产量的98%以上,云南人巧妙地将传统饮食撒撇和本土资源咖啡结合起来,二者的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提到咖啡,出现在你脑海里的或许是放着轻音乐的咖啡厅,是都市白领每天必备的提神饮品。而云南人却把它和鲜牛肉、韭菜一起凉拌,再搭配米线、烤牛肝食用,咖啡的醇香和辣椒的刺激在舌尖交织,勾勒出云南人特有的饮食文化。咖啡从精致咖啡杯到餐桌上,这背后不仅藏着云南人的饮食智慧,更折射出云南咖啡产业突围的新路径。
其实这种混搭并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机缘巧合。保山市龙陵县的咖农们,用二十年时间将咖啡树栽进高黎贡山的褶皱里,把咖啡豆、咖啡花、咖啡叶搬上了日常餐桌。咖啡叶可以凉拌,咖啡花可以做蛋羹,咖啡还能煮鸡蛋,正是这些奇思妙想构成了云南人独特的“咖啡流水席”。保山小粒咖啡和普洱咖啡也通过凉菜、香包、蛋羹等载体,把自己的独特风味从种植园带向了消费者的餐桌。在昆明的一家凉拌店里,冰美式与菠萝舂鸡脚的奇妙组合,也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
当然,云南咖啡凉拌菜的文化价值,也远不止于吸引大家打卡。当央视镜头对准保山咖啡流水席,专家在席间通过咖啡香气展开文化对话时,这道凉菜早已成为观察云南咖啡产业的一个窗口。正如云南省咖啡产业专家组组长夏兵所言,云南咖啡的终极目标,是让世界通过一杯咖啡,记住一座山、一片土地的故事。
当咖啡拌凉菜搅动味蕾,我们品到的不仅是一道凉菜,更是一个产业、一片土地正在酝酿的甘甜未来。从高黎贡山吹来的风中,不仅夹杂咖啡的苦香和青山的甘甜,更有一群人用奇思妙想打破常规的创新劲。
来源:红网
作者:王天意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