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当“扫一扫”成生活“必选项”,我们失去了什么?
2025-04-20 20:16:18 字号:

当“扫一扫”成生活“必选项”,我们失去了什么?

73f065212ebb4003ac55da8767c0d3dc.jpg

□韦翠露(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近年来,随着第三方支付手段的普及,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购物、用餐、买票等诸多场景下的现金支付已逐渐被电子支付所取代,有人说,出门忘带什么都可以,但是忘带手机会“寸步难行”。“您好,这边扫码点单”,想必这句话大家并不陌生,手机扫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我们提供便利,也成了商家节省成本、提高效率的“法宝”,但一些商家却因此取消了纸质菜单,让消费者不得不接受这种新的点餐方式,便捷技术应该为消费者提供“可选项”而不是“必选项”。当“便捷”成为“强制”,消费者失去了什么?

消费者失去了选择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包括自主选择支付方式的权利。很多时候我们到店后无法获取纸质菜单,而是直接“被通知”扫码点单,很多商家以“便捷”之名剥夺了消费者的自由,而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权在这样的环境下被“消解”而不自知。

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可能被泄露。我们正用隐私换取便利,而不知代价几何,商家强制要求扫码点单,且必须绑定手机号、关注公众号,甚至授权个人信息,消费者如若不一一进行以上步骤则无法完成消费,强制扫码支付已经成为商家“合法”获取用户数据的渠道,“便捷”也成为了商家滥用隐私数据攫取利益的工具,消费者在“便捷”名义下被迫让渡隐私权,这既涉及了个人隐私信息泄露问题,也违背了市场交易的公平原则。“便捷”另一种程度上也造成了消费者“安全感”的缺失,当面临手机没电、信号故障时,现金本应该是我们最后的“救命稻草”,但商家“无零钱”借口就会让我们陷入困境。

科技应该服务所有人群。数据显示,我国移动支付普及率达86%,6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熟练使用手机应用老年模式的占比仅为8.1%。而大部分连锁餐饮店已采用扫码点单,“便捷”也成为了老年人融入这个社会的一堵无形的墙。此前有一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评论“吐槽”,其父亲常去的餐厅将点餐模式改为了“手机自助扫码下单”模式,而步骤繁琐的点单模式给喜欢喝早茶的父亲造成不少困扰,让其一时难以适应。技术进步应以普惠为目标,但当社会服务全面依赖数字技术时,老年人却被迫承担“学习成本”,甚至被剥夺基本生活权利,这何尝不是人文温度的一种“失温”。

“便捷”并不意味简洁的单一支付,而是应该为人们提供更多选择,保留现金、人工服务等“慢选项”,倡导“不强制扫码”理念,尊重消费者选择权,完善技术适老化改造,严格监管数据滥用,这不仅是对法律与权利的尊重,更是社会文明温度的体现。

来源:红网

作者:韦翠露

编辑:吴海刚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